电影《出发》海报
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当燃影业共同出品,于7月1日全国公映的电影《出发》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国内军阀混战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临近师范毕业的青年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的故事。
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承办的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晓山;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谷良;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一斌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张宏、仲呈祥、尹鸿、秦振贵、刘建中、张思涛、饶曙光、赵卫防、王海洲、周佳鹂、张弛、胡建礼等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刘智海、徐小明、李涛歌、刘开云、熊婷婷、杨蔚然、张鹏、张翔、廖顺兰、陈玲珍、宓鑫君、德格才让、丁炬、史晓桉等影片出品方、主创代表齐聚一堂,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表达、影像风格等多角度对电影《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出发》在主旋律题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影片在类型与题材创新上进行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影协原分党组书记张宏用“生存与民众”“寻觅与问道”“思考与民智”三组关键词来概括电影《出发》的艺术特色。他分析,影片描绘了1917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通过灰色的影像基调深刻控诉了旧社会的落后与压迫;通过青年毛泽东对社会的观察和自身的行动,展现了其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思考,用生动而真实的电影语言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信的青年毛泽东形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示了青年毛泽东在旅途中对自我修炼和社会认知的追求,同时又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了雕塑般的劳动人民群像。
中国影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出发》从成长的角度去表现伟人毛泽东的青年时代,颇具创新性。影片聚焦青年毛泽东对“人格修炼”“社会认知”“救国道路”三方面不断加深的认知与理解,能够引发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关注与共鸣。同时影片也体现了鲜明的作者化风格,充满水墨画般的诗意,兼具历史的质感与形式的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宋智勤表示,电影《出发》突破传统主旋律电影叙事方式,深入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经历挫折、认清现实后,从迷茫到觉醒的成长过程,有效唤醒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塑造了更加立体、生动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影片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出色的视觉效果,更是一种精神激励,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金一斌评价,电影《出发》延续和深化了导演刘智海擅长的诗意风格,在东方美学体系下讲述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之路,通过大量留白和强烈的风格化视听语言,完善了叙事美学风格,其艺术品质和创新精神值得称道。
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寻找叙事的立足点以及自身艺术调性,是一部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核心点。他认为电影《出发》展现了独特的想象力和作者风格,成功地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艺术调性。影片一方面成功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通过“陌生化”的呈现方式,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毛泽东;另一方面通过青年毛泽东和萧子升的视角,展示了1917年左右湖南的社会百态,如同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影片的诗意美学风格极具湖南独特的地域特点,通过影像反映了青年毛泽东从迷茫到寻找到光明未来的心路历程。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表示,《出发》开拓了中国式的电影叙事,着重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发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历史细节,以及大量的道路场景与暗色调画面,一方面增强了叙事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更彰显着青年毛泽东寻找自己人生道路的过程是与中华民族对未来的追索相呼应的;影片也探索了中国式的电影形态,不追求激烈的戏剧冲突,而是注重营造意境、情绪和状态,符合中国传统电影创作的风格与特点;此外,影片通过大量长镜头和卷轴式拍摄,增强了视觉的连贯性与整体感,更与影片的主题和情绪十分契合。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助理、导演系主任周佳鹂从卷轴画的视角分析了《出发》的美学风格,表示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导演前作《云霄之上》美学的延续,也体现了更为明确的形式美感,堪称“诗画一体”。片中绘画性的影像和构图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开放性和动态性使得整部作品充满生命气息,并与不时出现的长镜头和动态镜头形成完美契合,呈现出生命的连续性和多元性,更彰显出影片的核心主题——“寻找大本大源”。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