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彝红》创作出品十周年座谈会举办——
赓续红色浪漫,传唱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栏目:观察
作者: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14日,民族歌剧《彝红》创作出品十周年座谈会在四川西昌举行。这部由凉山文旅集团、凉山歌舞团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自2014年7月15日首演以来,历经反复打磨, 5次提升创作,十年间在各地演出共计104场。它是中国彝族文化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其能长期巡演并持续受到欢迎,在地方歌剧创演史上实属罕见。

  7月13日和14日,这部歌剧在四川西昌金鹰大剧院演出第103场和104场,许多观众走出剧场依然在哼唱着剧中的优美旋律。在剧中饰演吟唱者的日沙尔体,从十年前61岁唱到了71岁,带着苍凉本色和原生态的精气神,用英雄史诗的方式吟唱着,更是唱出了穿越历史、跨越千年的岁月沧桑。

  民族歌剧《彝红》取材于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彝海结盟”事件。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部族武装的阻挡。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纪律,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跟时任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先遣队司令员的刘伯承元帅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并先后带领红军先遣队和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体现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成功典范,是党史、军史、革命史和民族团结史上的光辉篇章。

  由于“彝海结盟”所蕴含的丰厚内涵和传奇浪漫的题材特征,数十年来,以之为蓝本而创作诞生了大量文艺作品,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有专门章节,还有电影《金沙水拍》《彝海结盟》《万水千山》《大渡河》等。而民族歌剧《彝红》并不正面讲述“彝海结盟”,而是以此为背景,将视角转移到红军战士天红和彝族兄弟拉铁、彝族姑娘妮扎嬷,讲述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普通人的兄弟情义和情感抉择,讲述红军留下的革命火种在大凉山坚持斗争、彝族群众守护红军旗帜的感人故事。当年小叶丹夫人守护的那面旗帜,如今就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民族歌剧《彝红》由黄定山担任总导演,李亭编剧、曹平导演、刘党庆作曲,由最初的音乐剧版升级而来。据介绍,剧中95 %的演员都来自凉山本土的民族演员,大多数人甚至是从零开始学习音乐剧、歌剧的舞台表现的。“《彝红》和彝族演员们更像是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刚排练时很多人都不识谱,不知道怎么说话、走路,但正因如此,他们原生态的歌唱和表演反而更能真情流露,更加自然本真,让观众很有代入感。”黄定山说。

  “从压力重重到灵光乍现,倾注了所有主创团队的心血。”李亭谈到创作历程时感慨地说。在歌剧《彝红》当中,她深入研究了彝族人民的情感方式和表达习惯,大量选择具有民族风情特质的意象和形象,充分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将歌词写得真挚优美而充满诗意。对彝族音乐同样十分熟悉的刘党庆则将原生态调式、彝族民歌要素和歌剧人物的音乐形象、声部与和声要求相结合,形成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和歌队合唱等丰富呈现,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自然和谐又精彩纷呈。剧中出现的口弦、月琴和原生态的彝语吟唱以及彝族服饰、月亮船道具等,使歌剧充满了浓郁的彝族风情特色,生动展现了民族情感方式和表达习惯的风格与气派。

  座谈会上,刘伯承元帅次子刘蒙和小叶丹外孙伍龙对民族歌剧《彝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其创作出品十周年表示祝贺。发言时,伍龙亲切地称刘蒙为“舅舅”,89年前发生在彝海边的肝胆相照,在代代相传中赓续传承、再度相聚。

  “我看到了一出非常美好、非常动人、非常有诗意、具有深厚民族气质和深厚底蕴的一部歌剧。”著名导演王晓鹰表示,歌剧《彝红》让他很意外,跟一些“直给主题”的相比,它通篇都在讲述人和人的情感问题,讲述彝族群众和红军战士之间深刻、真诚和真实的情感交流,因此更加能够给人带来普遍的情感共鸣,对当下的红色题材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从2012年提出振兴中国民族歌剧以来,中国的民族歌剧创作了将近200多部,而能够坚持演出十年的不多,说明这部戏有非常充沛的生命力,经受住了时间和观众的考验。”著名编剧左青在发言中说。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民族歌剧《彝红》对于红色题材创作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已然成为凉山的红色文化名片和民族文化名片,为进一步助力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特色抓手。

  据介绍,未来民族歌剧《彝红》还将进一步打磨提升,努力精益求精,同时积极培养本土演员,使之真正成为民族歌剧史上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