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捉妖记》到《独行月球》,从《流浪地球2》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近年来,伴随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升级发展的,还有中国电影工业的飞速进步。对于电影工业而言,科技的支撑力量与赋能作用,具有毋庸置疑的决定性价值,值得所有从业者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由中国影协、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电影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与永川区委区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日前在重庆永川举办。本次电影周聚焦中国及全球电影科技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以“科影共生·光映未来”为主题,涵盖影视科创展览、主题沙龙、全国大学生48小时虚拟制作大赛决赛、大师讲堂、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电影项目创投座谈会、科技电影展映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科技创新会深刻影响影视行业,但不能替代创作本身
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四场行业主题沙龙活动,分别以“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虚拟制作与电影工业升级”“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等热门话题为主旨,邀请行业顶尖制作人、行业权威、学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展望“科技+电影”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在“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沙龙的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影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以《创意为本、技术赋能》为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谈道,人工智能带动电影行业进入“3.0时代”,这种科技创新势必会给电影的生产带来影响与改变,“郭帆导演曾说电影《流浪地球3》要大量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一些场景、动作和空间关系;而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不是未来,而是已经到来;博纳影业出品的电影《传说》,里面的‘数字成龙’依然像年轻时一样身手矫健……这些所有的改变,都已经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尹鸿也依然相信,人工智能和科技会深刻影响影视行业,但并不能替代影视创作本身。他认为,创作者有各自独特的灵魂,而人工智能更多还是在降本、增质、增效层面,为影视行业提供重要的数字资产加持,“人无法准确用算法去计算未来,因为未来永远充满不确定性,而这也正是艺术创作的核心——只有创意创新,才能通向未来”。
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马平则以人工智能视角,分析了电影产业的挑战与机遇。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会打开人们无法想象的巨大创新空间,短期表现是降本增效、产业驱动;而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虽然不会取代原有电影制作工种,但一定会优化过去的制作流程及任务,帮助创作者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到创意范畴当中。
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了电影与科技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爱奇艺副总裁、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朱梁结合平台近期热播剧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大梦归离》等作品,分享了平台在虚拟制作层面的创作心得。从此前《风起洛阳》尝试3D扫描和LED屏拍摄,到之后《云之羽》场景数量增加、质量收获观众认可,都给爱奇艺之后在这方面的尝试提供了极大信心。在他看来,成本高低不是虚拟制作最重要的因素,艺术创意和技术创新的双向奔赴才能呈现最好的艺术结果。
中国影协副主席霍廷霄表示,作为电影美术创作从业者,自己在看到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之后也一度产生了很多自我“怀疑”。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完成符合美学定位的作品,基于好的IP,艺术创作在科技的辅助下可能变得越来越快捷和轻松。“未来创作者拥抱AI技术,对视觉创作领域而言可能是一件巨大的好事。新的技术对未来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发展,也一定会起到重要作用。”
好莱坞特效师麦特·贝克带来了海外电影人的观点。他认为,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创作者对于创作的原创性思考变少了。然而,人工智能只能总结归纳过去的经验,它可能很真实,但并非面向未来的原创。“我们仍然需要新的解决方案来拓展影视行业未来的边界。我不希望人工智能剥夺人们共情情感的能力,更不希望这种技术让创作者忘掉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创作中的情感与审美
“虚拟制作与电影工业升级”主题沙龙圆桌环节,行业代表、专家学者就虚拟制作在当下影视工业化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开了深入讨论。参与过《瞬息全宇宙》《长空之王》《大梦归离》等知名影视作品幕后制作的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俊介绍,从去年开始,虚拟拍摄正式进入国内影视行业的创作视野。目前,影视工业流程开始更多采取“后期前置”的方法完成制作,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置景成本,也能为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数字资产积累。他还透露,在与郭帆导演的交流中,对方也谈到了新作可能进行的虚拟制作尝试:“《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还是更多使用CG技术,而AI技术的成熟,会给《流浪地球3》等带来极大的颠覆以及效率的提升。”
曾参与过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演出创作的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刘军谈到了虚拟制作目前在行业中的应用现状。相比于过去的浅尝辄止,目前影视行业从前期创意到置景、表演以及后期特效,都已全部能够实现数字化操作。此外,人工智能还能够通过学习不同导演的过往作品,提供机位、分镜等范式推荐,帮助新创作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更好地学习、创新。
先壤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副总裁周祚谈道,虚拟制作为提高当前影视制作的效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可以“可视化消除信息差”,让创作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大幅度降低。“虚拟制作可以帮助制片方降低成本,不管在未来它能占据行业的多少比重,但依然值得我们去大力推动,让中国影视工业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所举的例子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他透露,科幻电影《独行月球》在拍摄前进行了一次虚拟拍摄预演,帮助导演提前了解拍摄布景、机位等细节的设置。而这个过程,最终帮助剧组节省成本近20%。
在同时举行的“AIGC与影视元宇宙产教融合发展”行业沙龙上,与会专家、学者则分别围绕泛人工智能环境下传统影视向数智视听升级发展,AIGC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及趋势,影视“元宇宙”发展现状,影视“元宇宙”、数智视听行业产教融合及人才培养等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将影视在高新技术推动下呈现的趋势概括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他认为,这些变化虽然为影视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同时也需要相关从业者在热运行下保持冷思考,“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因为人类本身的情感和审美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借助人工智能,在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中保持影视工业更加健康和繁荣的发展。”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教授蔡敏则谈到了产教融合中的人才培养方式:“未来要将更多高校的学生送到行业前沿,真正做到融合平台、融合资源、融合信息、融合技术。”猫眼娱乐顾问席伟航则寄语想要进入影视行业的青年人:“第一要了解影视创作的规律、了解影视的生产制作过程;第二要掌握最先进的相关技术;第三一定要有个人独到的思想。”
驾驭技术、应用工具,才能适应当下创作环境
在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影视科技大师讲堂上,电影“封神三部曲”、《异人之下》剪辑师黄烁,电影《长空之王》编剧、导演刘晓世,电影“封神三部曲”特种拍摄指导郭晨,香港知名喜剧导演李力持,电影《长津湖》《满江红》视效制作公司天工异彩副总经理周辉等影视从业者,分别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经历与感悟。
黄烁首先在主题演讲中谈到了自己在“封神三部曲”剪辑制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在他看来,好的工作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内部和各制作部门的沟通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出错概率。他透露,早在初剪阶段,自己就已经努力让“1.0版本”《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无限贴近“影院播放标准”,包括但不限于5.1声道剪辑、临时音乐制作、画面品质保障等。这样的工作方法除了在试映阶段给除导演外的许多制片方留下了“震撼”的视觉体验,也有效为后期制作节省了时间。“好的工作流程可以让创作更加自由,虽然后期经常会因为修改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混乱’,但我认为这种‘混乱’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制作方法被修正的。”
《长空之王》在本次重庆科技电影周“金数字”荣誉推荐中获得多项表彰。作为编剧、导演,刘晓世在大师讲堂上分享了科技进步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他透露,自己过去一年与相关专家做过深入交流,也尝试使用一些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创作:“我自己的体会是,这些工具到今天为止还不足以影响我们的创作,尤其是前端的创作——它只能完成辅助的分析手段,却无法提供思想和美学。”刘晓世认为,电影创作者在当下要做的是驾驭技术、应用工具,电影工作者要在内容和创作方法上保持与时俱进,拍摄观众喜爱而不是自娱自乐的电影;要创作当下的、时尚的故事,而不是陈旧的故事;还要努力去了解观众的需求,从选题、表现形式、话题性甚至发行放映手段方面推陈出新,探索创作上的更多可能性。
如今,各种尖端科技在电影拍摄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郭晨在大师讲堂上以无人机智能飞行为案例,详细讲解了这种技术为电影拍摄提供的帮助。在人工较难进入的林区,无人机帮助《封神第一部》剧组成功完成了片尾彩蛋中姜子牙垂钓的基础画面;而即将在今年暑期档上映的成龙主演的新片《传说》以及武侠大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也都使用无人机技术作为特效镜头辅助。
影视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是产业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周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影视行业应摆脱传统增长方式,争取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这不仅需要企业在技术上不断优化,也期待相关管理部门从政策层面进行持续引导:“‘新’和‘质’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不仅要‘新’,还得落地——在当下的时代背景、实际生活中能够落地,同时对价值的创造产生作用。”
大师讲堂除了有关影视科技创新的分享,也有对创作理念的传承。李力持在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同时,还同到场的影视行业后辈、学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谈到喜剧,他认为这种类型绝非大家想象中的“嘻嘻哈哈”,而是需要创作团队各个部门的参与者都足够重视,才能拍好。他表示,未来会继续通过自己的培训班培养新人,也期待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电影、中国喜剧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