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与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让古老的民族乐器成为演奏家的“好伙伴”
栏目:艺林
作者: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举办中国民族乐器改良论坛,并不是用专业的尺子考核改良民族乐器的好坏高低,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探讨,让民族器乐能够更加贴近当代百姓生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6月27日,“第二届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与发展论坛”作为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的“点睛之笔”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乐部(科技)专委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乐器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宝强,二胡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高扬,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杨守成,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玲玲等专家出席论坛。

  朱新村介绍,这是走过30载的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第二次举办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与发展论坛。与第一届不同的是在论坛前增加了现场评审环节,以及在现场评审环节之前增加了声学测试环节,都是为了民族乐器改良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乐器改良者和专家面对面的互动,以及科学的声音检测,使民族乐器改良能够更加符合当代老百姓对民族乐器的需要和期待。

  半箱琴,十二律筝,高音拉阮,闻韶龙膜中胡,六孔茶杯陶笛……经过初选和筛选环节,共有55件优秀的改良民族乐器最终入围论坛前的评审环节,涵盖吹、拉、弹、打所有民族乐器种类。评审现场,乐器改良者逐一上场,对自己所做改良乐器的初衷、原理和期待达到的演奏效果进行详细的解说,并现场演奏一段有代表性的音乐,专家就感兴趣的部分和改良者深入探讨。所谓的评审环节更像是一次中国民族乐器改良的经验交流会,最终所有入围评审环节的改良民族乐器“不分高下”,均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此外,为了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改良乐器的魅力,主办方还举办了多场精彩的专场演出,由知名演奏家使用改良乐器进行现场演奏,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委员会原会长丰元凯表示,从展示的改良民族乐器的质量和数量来看,民族乐器改良热度很高,民族乐器改良在社会参与度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有些民族乐器改良非常精妙,对科研成果进行了很好的转化。“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与发展论坛”为民族乐器改良爱好者和从业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舞台。

  从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改革出刘氏二胡、刘氏琵琶,百年“乐改”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今天的民族乐器改良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已经不仅是对乐器制作工艺的改良,而是串联起演出、教学、理论、创作等艺术生成的每个环节,融汇了环保、知识产权、声学、材料学等众多复杂的因素的探索。对于民族乐器改良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韩宝强认为,民族乐器改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希望通过民族乐器改良能够使中国民族乐器更加多元化、平民化,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中国是乐器大国,但还不是乐器强国。举办中国民族乐器改良的评审活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这场论坛也开启了专家和乐器制造相互融合,共同谋划民族器乐协同发展的良好机制。”朱新村表示,希望通过交流讨论与思想碰撞,能够为中国民族乐器改良提供方向,让古老的民族乐器与时代发展同步,成为演奏家的“好伙伴”,助力中国民族音乐事业在守正创新中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