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型交响合唱《光耀神州》专家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专家热议——
将音乐学术与为人民创作相结合
原创大型交响合唱《光耀神州》演出现场 邸思木雅 摄
继原创大型交响合唱《光耀神州》作为第六届中央音乐学院5·23音乐节开幕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盛装上演之后,5月24日,《光耀神州》专家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俞峰,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唐建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作曲系教授贾国平,《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张萌,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何宽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黄宗权,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吴春福,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孙晓辉,上海音乐学院作指系和声教研室主任姜之国,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赵静蓉,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韩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阮昆申,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谢泽慧,文艺网(北京)传媒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监王渝等专家,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秘书长、作曲系副主任、《光耀神州》作曲常平作为主创代表出席研讨会。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政策与研究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王新华主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光耀神州》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高规格的艺术水准以及学院对音乐创作的大力支持,是专业学术作品创作与为人民创作相结合的重要成果。同时,与会专家还以这部作品为出发点,对主题性音乐创作进行了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交流。
《光耀神州》由作曲家常平作曲、丰雨作词,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江山壮丽”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对光明的渴望,音乐以厚重乐队交响与竖琴等独奏乐器的对峙,营造了一种在天地万物混沌初开中,微光闪现并逐渐走向光明的情境。第二乐章“人民豪迈”表达了在中国悠久和厚重的历史和文明中,智慧的中国人民对真理的追寻。音乐以富于传统意味的古朴、典雅音调开始,逐渐走向激越和冲突,展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地追寻大道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融。第三乐章“领航奋进”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不负时代使命、不负历史重托,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走向辉煌。音乐富于丰满的织体,厚重的配乐展现了奋斗的艰辛与曲折。第四乐章“走向复兴”以深情的音乐主题、铿锵有力的节奏和酣畅淋漓的终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和时代的召唤、怀抱先烈的信仰与期望,斗志昂扬团结奋进,最终走向复兴的进程。
创造属于中国的新的交响乐语言,不断推出与时代结合的音乐作品
唐建平对《光耀神州》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部作品是中国当代交响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和推进,不仅关注交响性,同时也关注与人民的沟通,为中华文化精神的分享与传递,以及民族复兴在音乐创作方面提供了鲜活案例。“当代中国特别需要有和今天时代发展相匹配的交响乐作品, 《光耀神州》的音乐语言已经不再是中国民族民间元素和西方的结构曲式技术了,它已经把过去的公式化、体系化的东西融入到一种新的情感、思想、文化里面,这恰恰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这一代作曲家的时代自信。”
郝维亚对《光耀神州》的交响性和形式内容处理予以高度肯定,同时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作曲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作曲家重新整理音乐语言,找到合适的语汇、调性关系、配器手段、旋律风格,否则作品很容易和西方浪漫派和古典乐派风格接近。同时作品要有音乐表现力,要能够让大多数普通观众能够接受、获得感动。
“《光耀神州》这部作品很好地完成了兼顾学术性和大众听得懂的任务,体现出作曲家对创作个性、西方音乐元素,以及中国文化精神之间平衡的把握能力。”贾国平认为,我们需要通过当代作曲家的探索来创造一种新的音乐语言,它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一听就是中国民歌的调子,而要结合西方音乐的体裁、形式、配器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这是需要当代作曲家努力的。”
在何宽钊看来,《光耀神州》作为一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不仅体现了对新时代的歌颂和为人民创作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交响乐创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繁荣景象。“这部作品不是用西方的作曲技术来讴歌中华盛世,而是在其中找到独特的音乐语言。作为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不失学术本色和艺术创造力。”何宽钊说。
“回望传统也是一种创新”,将中国礼乐精神转化到当代舞台上
《光耀神州》是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也是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礼乐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和202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化历史沿革及创造性转化研究》阶段性成果。“礼乐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的表达方式。一个伟大的百年政党、一个具有2000多年礼乐文明的国家,是需要当代礼乐音乐的。传统礼乐文化研究有很多成果,这些成果需要转化成当代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落实到当代社会生活中。”在李幼平看来,《光耀神州》是传统礼乐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创作的有机结合。
张萌认为,《光耀神州》非常难能可贵地排除了程式化的音乐语言,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音响体验。《光耀神州》把礼乐音乐的传统融入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二乐章的中正平和、大气磅礴的音响表达,运用了问答、唱和、赞颂等礼乐音乐形式,是当代人对于主流价值观的一种崇高的美学意向表达。张萌还谈道,“回望历史也是一种创新”,音乐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应具有历史文本的依据以及扎实的历史积淀,于此构成一种当代文化的大格局。
谈及对于礼乐的理解,黄宗权表示,礼乐不仅是一种音乐的形式,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社会制度,中国人的祖先发明了用音乐来提供精神价值和社会秩序、用音乐来解决世道人心。今天的主题性创作和古代的礼乐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向心力方面仍具有特殊的作用。“创作动机的高尚与作品的艺术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如何让音乐作品的技法和语言有创新,同时又能让音乐感动人心,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黄宗权说,而音乐创作永远是音乐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动力。
俞峰谈道,中国作曲家要落脚在当代文明,找到当代中国的音乐语言和音乐精神,将音乐学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结合在一起,不断推出具有中国音乐语言和时代结合的音乐作品。此次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科研处、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中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学系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