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给话剧舞台塑造了
一出别开生面的《雷雨》
栏目:新视线
作者:李一赓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海市宝山沪剧团沪语版《雷雨》剧照

  当操着一口吴侬软语的蘩漪呼唤着她心爱的萍时,时光好像真的回到了近百年前的吴越之地,沪语用其独特的辞藻与腔调,给话剧舞台塑造了一出别开生面的《雷雨》。

  为纪念《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北京人艺特邀上海市宝山沪剧团于5月17日至19日在京展演其全新创排的方言话剧《雷雨》。首演当日曹禺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对于这场方言话剧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话剧《雷雨》是曹禺先生1934年7月发表于《文学季刊》的作品,作为一代话剧艺术经典,其故事内容已经不用做过多赘述,中国的舞台艺术团体鲜有未排演过《雷雨》的剧团。此次上海市宝山沪剧团排演沪语版《雷雨》的初衷,原本是忧心于沪剧和地方戏曲在票房市场上的颓态,为剧团的未来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可正是这一“试试水”的探索,创作出了一部饱含着独特魅力的话剧《雷雨》。

  方言话剧其实并不少见,在各地的舞台艺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体现出人文元素,同时也包含了方言所在地区的天文、地理、物产等特点,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沪语版《雷雨》在演出过程中,把不少日常口语台词改编成了上海话,比如“吓吓侬”(谢谢你)、“勿来赛”(不行),同时在字幕中并没有加入任何方言表达,而是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剧本中的台词。观众在听到一些有趣的方言发音时,可以即时对比原剧本中的台词,从而理解沪语的意思。在不影响观众理解的前提下,方言的表演还有效地增加了一些舞台效果。例如在京剧中,京白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丑角的打趣,这既是京剧在形成过程中的本地化处理,也丰富了京剧艺术本身的表达。沪语版《雷雨》中的上海话给原本压抑的情境氛围增加了一些轻松俏皮的腔调,让故事在行进前期给观众带来了不少欢乐的桥段。对于经典剧作的地方化改编,只要是在符合戏剧情境、尊重故事内容的前提下,是可以进一步拓展文字剧本的可能性的。上海市宝山沪剧团这次改编的沪语版《雷雨》,既把握住了改编的度,又加入了足够多的地方文化元素。从现场观众的反应看来,这次方言化的尝试是有效且成功的。

  除了方言本身带来的亮眼表现之外,上海市宝山沪剧团的优秀演员们在诠释剧中人物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上海市宝山沪剧团名誉团长华雯在塑造蘩漪这个角色时,并没有把蘩漪单纯地放在命运受害者的角度上,而是保留住角色身上的怨,不过分强调人物的悲,毕竟在这周家公馆之中,没有一个完全无辜的人。华雯所塑造的蘩漪在怨恨之中多了几分戾气,无论是雷雨之夜关上了杏花巷十号的窗,抑或是叫来冲儿目睹哥哥周萍与心爱的四凤私奔,这一系列近乎疯狂的复仇举动之中,并不单单只是悲怨。复仇的滋味总是喜忧参半,这个周公馆的女主人充分地表现出一个无法被爱又渴望被爱的卑微形象,同时在万念俱灰之后又呈现出玉石俱焚的癫狂。华雯的嗓音加上沪语的软糯,给蘩漪这个角色在故事前期积累了足够多的压抑和隐忍,而在所有的命运真相大白之后,她把蘩漪身上的泼辣与疯狂倾泻在每个“对手”身上。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华雯为蘩漪这个角色加入了几次背对观众的长叹,这一声声长叹把角色胸中所积蕴的愤懑用非台词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这样符合人物状态且精准表达人物情感的动作设计,实属精彩。

  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蘩漪外,剧中鲁妈的表演也十分亮眼。由沪剧演员杨梅所饰演的鲁妈,从始至终都带着不卑不亢的气质。鲁妈做着劳苦的底层工作,受尽了人世间的疾苦,这样的磨砺可能会折磨她的身体,却无法摧毁她坚韧的灵魂。杨梅诠释的鲁妈,不再简单将身形外化成一个苦哈哈的老妈子,她即便因为繁重的劳动有些驼背,但却在面对周朴园的时候依然挺起自己的腰杆。无论面前这个负心的男人如何看待自己,她都不会再对自己的存在有一丝一毫的迷惑:鲁妈的社会地位可能卑微,物质生活可能贫穷,但她对生活的认知和对孩子的爱,让她成为《雷雨》之中精神最为坚韧和富足的角色。杨梅的表演确实给予了鲁妈这个人物形象坚实的内在,并将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外化在身形之中,确实是值得称赞的表演。

  两位女性角色的成功塑造,也带出《雷雨》这部作品对于女性的思考是超前于其所创作的时代的。《雷雨》将旧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女性缩影在这三位女性角色之中,哪怕是像四凤一样年轻貌美,抑或是受过教育家境优厚的蘩漪,还是跌入谷底却自强不息的鲁妈,无一例外地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曹禺先生当年在过程时认为写作《雷雨》是“情感的迫切需要”,他定是听过见过不少类似周公馆中这样的悲剧故事。《雷雨》像是旧社会女性的一曲挽歌,给过去画上一个句号,为今天标出一组引号,为明天点上一个叹号。

  总体来说,上海市宝山沪剧团创排的这一沪语版《雷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能够既叫好又叫座的舞台作品是值得不断演出不断打磨的。希望沪语版《雷雨》可以作为剧团的保留节目,常演常新,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团体可以学习借鉴上海市宝山沪剧团的创排经验,为经典戏剧的二次创作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