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要突破僵化的“思维定势”
栏目:中国新闻名专栏·艺苑走笔
作者:韩志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不久召开的2024年全国电影工作会明确提出了“三个尊重”:“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产业规律和尊重管理规律”,并指出“只要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不管什么题材类型,都是主旋律,都应该倡导”。广大电影从业人员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电影的“好消息”;还有人认为这不仅给了管理者放手开展工作的空间,同样是对创作者充分释放艺术才华和投资者勇拓新局的召唤。如何冲破艺术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很快成为热门话题。

  个人认为,冲破艺术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最为重要的是努力突破僵化的“思维定势”,不仅创作者要突破,管理者、评论家、观众……都要努力突破,才有可能真正铲除痼疾,让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首先是创作主体要勇于善于创新创造。文学艺术创作是一种丰富而复杂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必须“心游万仞,精骛八极”,在艺术构思和创作时思想和想象力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自由驰骋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在电影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处理好“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提炼”三大核心问题。在“情节结构”的设计上,要努力别出心裁,引人入胜,也要敢于追求“层层追险、步步生奇”的境界;在“人物塑造”上,要从生活出发,不刻意消解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尽力追求鲜活独特,尽力写出不同生命个体的生活状况、生命形态、精神现实,以及他们曲折的经历和奋斗过程,撷取生活中细微的抵牾、纠葛或尖锐的矛盾冲突作为内在驱动力塑造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千方百计引起观众的共情与共鸣;在“主题提炼”上,要直面生活,选材严,开掘深,敢于以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触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关注的实际问题,表现人性冲突,既敢写敢歌也敢怒敢批,表达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绪,传递回荡在人民心底的呼声,在我们的作品中高高矗立起“爱的大纛,憎的丰碑”,以此与观众碰心,让人们动心,并对其有所启迪。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波,影有万变。”生活是无比丰富多彩的。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拍什么”和“怎么拍”等方面,要尽量与别人不同。只有每个文学艺术创作者都努力与别人不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有作品的千姿百态、万千气象,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所以,一定要冲破各种各样的“心狱”,敢于独树一帜,大胆放飞性情。只要在“抨击假恶丑,弘扬真善美”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发生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就要充分自信,而不必总是瞻前顾后、自我束缚。

  破除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仅靠创作者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是远远不够的,有关方面也应努力突破“思维定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因而,有关方面应认真研究和把握“艺术规律、产业规律和管理规律”,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尽可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眼力,做文艺的“行家里手”。从创作者角度而言,笔者建议,有关方面一是应与时俱进,避免一切率由旧章,避免要求创作者削足适履;二是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轻易排斥自己所不熟悉不习惯不喜欢的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三是应善于点石成金。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突破“思维定势”甚至比创作者突破“思维定势”更为重要。

  还有评论家,也要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文学艺术创作与文学艺术评论是繁荣创作不可或缺的两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这些卓越的评论家对俄罗斯文学,对果戈理、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优秀作家在创作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举世瞩目。在我们的电影创作中,富有真知灼见的理论研究和艺术评论同样不可缺位。

  十多年前,我曾发表过一篇短文,题为《对评论家的评论所做的评论》,指出有的评论家实际是以自己的书斋为圆心,以从书斋到研讨会场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在这个小圈子中求生存求发展。一不了解鲜活的生活,二不容忍求新求变的作品,却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束缚文坛艺苑。只要有“孙悟空”敢翻“筋斗云”,就立马写文章念“紧箍咒”。这对文学艺术创作是非常有害的。

  评论家,既可以成为优秀作品诞生的“助产婆”,也可能成为“拦路虎”。更何况,不少评论家同时也是管理者,还常常担任各种大奖的评委。所以,评论家们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不拘一格评作品,就显得格外重要。唯如此,“文学评论”才能成为“评论文学”,“艺术评论”才能成为“评论艺术”。只有当评论自身也真正成为文学、成为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干巴的条条框框和居高临下的各种说教,只有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别、车、杜”(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评论才能与创作形成良性互动,也才有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形成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所期待的那样一种“热气腾腾的评论界”!

  努力冲破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仅仅靠创作者、管理者,包括评论家们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当然也还不够。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有肥壤沃土才有茂林嘉卉。不论任何时代,文学的辉煌、艺术的辉煌都是由创作者、读者与观众共同创造的。我们同时也期待广大的读者和观众能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一个是评奖,一个是票房,常常可以成为电影创作的指挥棒,而票房则是由广大观众掏自己腰包实现的。毋庸置疑,作为电影的观赏者消费者,观众有选择的权利,也允许有自己的偏好,但头脑中切不可以有“思维定势”。在审美中过分“偏食”,甚至对“垃圾食品”过于贪恋,不是一种好的习惯。营养学家认为通常情况下人最好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多样化的膳食能够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的营养。切莫因为喜欢吃爆米花和炸薯条而忽视京川鲁粤各大菜系,有条件时满汉全席、西餐大菜也不妨尝一尝。文学艺术欣赏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一味地追求剧场狂欢,对某些文学水准、艺术水准低下的作品趋之若鹜,则不利于自己美学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展。

  总之,各种各样僵化的“思维定势”都是束缚文学艺术创作的桎梏,只有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产业规律和尊重管理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全方位地冲破它,我们的创作者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才华和性情,我们的作品才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摆脱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并自立于世界文学艺术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