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风靡,其付费模式却也饱受争议。最近,“捡垃圾式刷短剧”话题就登上热搜,不少网友想追剧,又怕被“套牢”,只好“这里刷一集,那里刷一集,拼拼凑凑大结局”。这看似玩笑,背后凸显出的相关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关注。
何谓微短剧?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几分钟一集、上百集一部,15秒一个反转,30秒一个推进,最后10秒再留个悬念,凭借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吊足了观念胃口,吸引着许多人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微短剧制作成本不高、拍摄用时不长,现实当中又有着广阔的市场基础,于是,顺应移动网络发展与广大受众文化消费需求之势,近两年,微短剧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超10亿,其中,日付费高达6000万元的微短剧正成为网络视频的新宠。《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则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
与长视频不同,大量微短剧采用的是付费订阅模式,类似于网上连载的小说、漫画。从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及相关小程序收费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微短剧以0.9元解锁一集、9.9元解锁全集等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有的微短剧推出“3分钱试看”,但默认开通了自动续费服务;还有的微短剧在付费时迅速跳转,让消费者被动成为会员……
追剧一时爽,收费套路广。不乏有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为了看微短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费数千元乃至上万元。据一项针对微短剧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消费过程中五成用户遭遇过虚假广告,充值时告知的优惠与实际情况不符;有四成用户在开通小程序全站会员后,观看其他剧集仍然需要付费;还有超过30%的用户为小程序充值后,该小程序随即下架,再也无法使用。
今年1月,中消协等机构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赫然在列。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微短剧收费相关的投诉达到了近800条,涉及内容包括虚假宣传、诱导充值消费、不予退款等。
诚信为本,立业之根。微短剧收费当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反映出其相关从业者的急功近利与经营上的短视,如若任之发展下去,会成为这一行业健康发展的障碍。毕竟,微短剧收费套路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法律规定,相关收费必须明码标价,不能让消费者不明白甚至是故意误导消费者;并且,还需做到收费合理,力求价格公平。否则的话,微短剧经营方很容易面临法律风险,受到应有惩处。而如果微短剧乱收费问题长期得不到纠治,危及这一行业口碑,那么,自然不利于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强化微短剧的经营管理,就会有可靠的收费基础与不错的发展前景。为此,各个短视频平台首先必须尽其之责。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平台商户资质审查力度,督促其进一步完善收费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投诉渠道和惩戒机制,在可能的情况下,短视频平台不妨承担起先行赔付的责任。与此同时,相关的行业协会以及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亦当主动作为,及时发布消费风险提示、给予需求者相应援助,帮助公众合理维权,防止陷于收费套路。
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微短剧的生产经营者,应该认识到,文化消费升级乃大势所趋,惟有将眼光放长远,致力于转型求变,从“堆量投流赌爆款”转变为“控量提质赢口碑”,不断加码优质内容,如此,赛道才能越拓越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