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的声景建构,
张力在“戏”魅力在“声”
——从广播剧《黄河远上》说开去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朱玉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类型,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广播剧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并在互联网时代不断迎接机遇和挑战,不断与时俱进,用声音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四集广播剧《黄河远上》就是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该剧以山东扶贫干部孔东来与其女儿齐嫚两代人先后赴甘肃帮扶的故事,谱写了一段东西部人民协作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佳话。该剧自3月底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上线播出以来, 4月4日起又在总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播出,引起广泛好评,相关创作经验很值得总结。

  受限于制作与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以往广播剧在戏剧构建上往往立足于一人一事,虽然符合戏剧家李渔所提倡的“立主脑减头绪”的主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故事的丰富性与人物的多样性。广播剧《黄河远上》突破了这样的局限,在有限的篇幅内构筑起两个时空,并且充分运用戏剧悬念、戏剧冲突的建构与解构,充实了故事的层次与内涵,从而打造出立体、个性化的“圆形人物”,形成自成独特风格的“声音景观”。

  故事以现在时空的齐嫚入驻河湾小学支教展开。她真切感受当地村民的变化,寻访父亲孔东来当年的足迹,积极鼓励、帮助甘大龙和甘甜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几年后,当齐嫚继续父亲未竟的事业时,河湾的年轻人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在这里,“育种”行动实则也是“育人”事业,当地青年的成长才是乡村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双重时空、双层故事的嵌套运用和两代人的帮扶接力,很好地充盈了故事情节。

  因为广播剧用声音来进行叙事表达的本体规定性,如何增加对听众的吸引力一直是个难题。这部作品巧妙地多次运用悬念,通过设置多个戏剧悬念来维持听众的关注。齐嫚回到河湾小学,她在追寻父亲当年脚步的时候,也在思考为什么当年父亲没能在她高考最紧张的时刻回来陪她,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悬念。因为根据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齐嫚的妈妈去世,父女俩感情深厚。这个悬念直到剧情进展到后半部才揭晓——原来,当年河湾突发洪水,父亲为了跟村民共同抗洪不得不留在工作一线。随着齐嫚与河湾小学学生的接触逐渐增多,新的悬念又产生了,甘甜在课上自卑、胆怯,与父亲描述中那个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完全不一样了。那么,父亲离开河湾后,这个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几次想要弄清真相的齐嫚总是被打断“调查”,后来随着齐嫚与甘甜、甘大龙交流的增多,这个悬念才慢慢解开。

  这部作品最让人惊艳的是“花儿”民谣的运用。“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部的一种民歌,音乐高亢、悠长,令人回味无穷。喜欢“花儿”的年轻大学生甘大龙创新性地将“花儿”与民谣结合在一起,线下演出与线上直播双管齐下,收获了一大批年轻粉丝,对传统艺术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花儿”民谣在本剧中多次出现,具有渲染气氛、表达心情的作用。广播剧开场时遥远高亢的“花儿”民谣响起:“天上嘛太阳咯,和月亮嘛牵个手,黄河呀黄河呀我呀的个家,天天我都梦见它。 ”听众很自然地被代入到那片辽阔悠远的土地上。在民谣音乐与潺潺溪流声中,齐嫚回到了父亲曾经工作的地方。这一段“花儿”民谣作为主题音乐在剧中多次出现,与剧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题音乐第二次出现是齐嫚坐在河边想父亲的时候。音乐提醒我们,甘肃与山东共饮黄河水,齐嫚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河湾村。大龙离家出走后,他想家想妈妈,主题音乐再次响起,表达出大龙的思乡之情,也为接下来单局长找到大龙劝他回到家乡在鲜花港和小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大龙成为河湾小学的音乐代课教师后,听众又一次听到了这首歌。他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唱“花儿”民谣,歌词由“天天我都梦见它”重复至第二遍“天天我都梦见妈妈”,黄河与母亲融为一体,与我们民族文化中黄河“母亲河”的含义不谋而合。剧末鲜花港二期建成,大龙再次开心地唱起了这首“花儿”民谣。“花儿”民谣的这几次出现,层层递进,烘托剧情,渲染人物的心情,寓情于乐,恰如其分。

  广播剧是声音和语言的艺术,张力在“戏”魅力在“声”,听众听到声音后,会根据各自经验发挥想象,共同构建完成整个故事。这种“召唤结构”,正是广播剧的魅力所在。这部作品除了“花儿”民谣的有效运用,对白、独白、解说等亦构筑起独特的“声音景观”。尤其是甘大龙带有方言味的声音演播,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独具特色的声音打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齐嫚有理想、负责任,父亲有担当但又有遗憾,都是通过不同的音色塑造出来的。通过声音、语言和戏剧的方式向听众讲述了一段建设美丽乡村、创新融合发展的故事,用独具特色、具有浓厚地域风格的声音构建出独特的“景观世界”,正是广播剧《黄河远上》给我们留下的可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