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
以舞台艺术活化甲骨文的历史美学
栏目:艺林
作者:刘福波 李扬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剧照

  人们在春天,往往是忙于播种、期待绽放,把收获都寄希望于秋天。可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却“逆袭”了季节,在这个百花争艳的春天里,忙于收获——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就是一颗沉甸甸的果实。这颗果实的美,在于甲骨文所赋予的历史美学;这颗果实所散发的浓郁芳香,得益于甲骨文厚重的岁月沉淀。先后在北京保利剧院、二七剧场演出两轮后,4月4日至6日,中国煤矿文工团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在北京顺义大剧院连演3场,笔者得以通过舞台艺术一睹甲骨文的芳容。

  一提起甲骨文,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的奇异诡秘与博大精深。它是旷世罕见的人类文化财富,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龟甲上记载最早的流星雨。甲骨文这种殷商时代的古老文字,被视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是汉字的鼻祖,是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把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但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中,有近3万片流失海外,被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其中被“倭国”掠走就达12000片之多,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民族的隐痛。著名学者郑振铎面对古籍流失,曾发出这样的慨叹:“史在他邦,文归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甲骨文的搜集、整理与保护。其中,“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王国维(双堂)、郭沫若(鼎堂)、董作宾(彦堂),对甲骨文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甲骨四堂”用甲骨文写出的书法作品,更是传世之宝。为了弥补大量甲骨流失的世纪之憾,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对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甲骨文进行数字化采集。然后实施甲骨文全球数字化回归计划。但是,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迄今已发现的4500字甲骨文中,已被破译的只有1500字,还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停留在千古之谜的疑团里。

  在这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煤矿文工团集结优秀的创作团队,向着殷墟历史的深处进军,向着甲骨文这座“象牙塔”勇毅攀登。面对深邃辽远的历史,面对浩如烟海的甲骨文,他们以卓越的胆识,举重若轻,既纵横捭阖又收放自如,既别出心裁又大巧若拙,既钩沉历史又观照现实。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总导演何利山,是一位触景就能生情的人,这在以往我们一起采风时就深有体会。听说这次他带领主创人员赴殷墟博物馆采风,现场不断迸发出一个个灵感的“爆点”。他们这种亲临现场、拜历史为师的创作精神,也许正是这部情景剧成功之秘籍。

  整个剧目采用全方位的艺术表现手法,从一个个甲骨文字出发,融合了多种中国文化元素——音、舞、画、诗、词、歌、赋、字及戏曲念白,色彩纷呈,激越繁响,尽显中国文字之美。比如,古琴、古筝、埙、箫、笛子,本身就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在这里作为幕间串联演奏,恰到好处。

  该剧通过典型的文字体现出中国智慧的历法、节气,展开中国农耕文化的美丽画卷和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一个“雨”字,带出了清明,也带出了酒和茶,表达了劳动人民怀念先人、敬奉先贤、赓续血脉、继承传统的传世美德;一个“水”字,荡漾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表现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以及“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一个“月”字,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被赋予了诗情画意与浪漫色彩。中国人从家国到天下,不仅是独善其身,更关爱他人。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宏愿梦想。

  文字里有活的历史与文化,有民族的审美与境界。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以象形文字的形式活化了甲骨文,用舞蹈的造型艺术将“春”“秋”及“中国”等文字生动呈现在舞台上,令全场观众无不赞叹。人们透过文字看中国,也奠定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因此,大型诗画情景剧《众里寻他》的舞台,不仅在中国,更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