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秦腔艺术发展的源头活水
——写在李小锋主演《周仁回府》电影上映十周年之际
栏目:观察
作者:张阿利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趣的集大成者,秦腔是陕西乃至西北人的精神故乡。戏曲与电影的结缘缔造了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中国式艺术形式——戏曲电影。戏曲电影不仅是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简单记录和再现,而是将戏曲的美学样式和电影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再造,是一种既区别于舞台艺术又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具有独立审美品格的特殊艺术类型。无论是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定军山》,还是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的京剧电影拍摄,乃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戏曲电影的创作高峰,戏曲电影的拍摄创作始终伴随着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和艺术话题。

  秦腔经典剧目、李小锋的代表作《周仁回府》的电影拍摄,既传承了秦腔电影《火焰驹》《三滴血》等经典戏曲电影的艺术基因,又以改编创新的艺术姿态再度点燃了传统秦腔艺术的现代光辉,让现代观众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观众领略到经典的价值和艺术魅力。《周仁回府》秦腔戏曲电影上映的十年,也是秦腔艺术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破旧立新、跨界“出圈”的十年,是通过跨媒介融合、创新演绎形式、丰富题材内容和表演方式,不断收获更多年轻人喜爱的艺术探索的十年。传统艺术如何在新时代“活下来、传下去”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此方面,李小锋以其四十多年传承创新、跨界求索的艺术成就为秦腔艺术振兴和传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树立了新的典范。

  孜孜以求地传承秦腔经典艺术,不遗余力地守护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家园。

  李小锋在业界和观众的口碑中有着“秦腔第一小生”的美誉。他文武兼备,声情俱佳,尤其以情见长。其最广为传唱的代表作如《周仁回府》《白逼宫》《劈山救母》《打柴劝弟》《花亭相会》等皆是传统戏,所演绎的人物大都具有丰富激烈的内心活动,既考验演员的唱功,又看重做功表演。这些经典传统戏曲经过历代名角的演绎有着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表演程式,后来者仅是继承和完美复现已是不易。但李小锋能够在尊重和传承老艺术家表演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加以革新,最终达到甚至超越了前辈的表演水平,使得经典剧目历久弥新。在《周仁回府》中,李小锋深度揣摩周仁的心理活动,通过改变唱腔节奏和“跪步甩发”等表演形式直击人物内心,尤其是他极具感染性的苦音腔和传神的表演风格,令观众沉浸其中、人戏不分。因此,李小锋也被广大戏迷称为秦腔第八代“活周仁”。可以说,秦腔艺术能够发展绵延至今,靠的就是一代一代艺术家们对一部戏千锤百炼的打磨和精益求精的坚守。这些传承至今的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人心灵世界的“活化石”。正如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所说:“小锋先生是秦腔界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诚为可贵。”

  大胆探索戏曲的艺术边界并自我突破,全方位、创新性地尝试艺术跨界空间。

  跨界“出圈”和自我突破是李小锋身上的第二个特点。李小锋善于吸收兄弟艺术元素来改革秦腔表演范式,打破传统舞台艺术的表演边界,通过原创或改编将现代戏剧观念融入秦腔表演当中,实现了戏曲艺术对古今中外艺术的大胆融合。在其代表性的跨文化实验秦腔作品《浮士德》和《路》中,李小峰破旧立新,既打破线性叙事结构,又打破舞台上的“第四堵墙”,以一人分饰多角的方式,创新了秦腔以往的表演体系,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具备了承载复杂议题的可能性,具备了承载更多开放性舞台观念的艺术张力,也使得秦腔艺术在国际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戏剧活力和舞台魅力。与此同时,李小锋还自觉吸收本土文化,将秦腔和西北民歌、唐诗等进行融合改编,他创作的戏歌《我的家乡在陕西》《秦韵唐诗故乡情》《将进酒》《游子吟》《人面桃花》等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此外,近年来李小锋积极借助传媒力量传播秦腔声音,展现秦腔魅力,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寻找秦腔新的演绎方式。可以说,李小锋的不断突破和尝试,不仅是个人艺术发展的自我要求,同时也是为秦腔的发展“找活路”,试图通过新颖前卫的表演方式和多元的媒介传播渠道提升秦腔艺术的影响力、传播力。秦腔戏曲电影《周仁回府》十年间的放映效果也有力证明了这一点。

  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潜心钻研艺术规律,有效进行经验总结和学术梳理。

  李小锋是中国戏曲学院培养的第一位秦腔表演硕士研究生,他在接受采访中自言“成为学者型的艺术家是我毕生的追求”,可见李小锋不仅追求“场上功夫”的革新突破,同时也对“案头功夫”锲而不舍。从艺以来,李小锋已经出版了《美的断想》《艺海“锋”光》《粉墨春秋》三部著作,其中,新近出版的《粉墨春秋》收录了他的诸多代表性作品以及改编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考,兼具史料价值、艺术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戏曲艺术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艺术,蕴含着无数人的精神心血和思想成果,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吃透,方能游刃有余地传承、表演、改编。李小锋在戏曲领域的革新突破所依赖的正是他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善于钻研的求道精神。在拜师京剧名家叶少兰先生期间,李小锋努力吸收京剧小生的表演方法,探索并且成功地应用在《四郎探母》《白逼宫》《打柴劝弟》等演绎实践中。在不断提升和总结自身舞台实践的经验基础上,李小锋尤其善于钻研艺术规律,吸收相关艺术理论知识,整理出了颇为系统、宝贵的舞台艺术学术资料,为后来者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路径。

  李小锋多年来还积极致力于秦腔艺术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普及和传播,培养学生,在“大长安艺术讲堂”等平台举办讲座,不仅身体力行下乡、下社区、下企业、下部队、下学校等演出,足迹遍及海内外,而且勇于且善于尝试互联网线上展演,为传承秦腔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系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