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杰从业以来笔下生花,是一位非常敬业的‘笔杆子’,他采访过300多位京剧人,把他们的艺术精华都做了详实的记录。今天他又把图书捐赠给了衡水图书馆,既丰富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也充实了馆藏书目,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对封杰的善举表示钦佩。”这是去年京剧学者何佩森在我给家乡图书馆捐赠图书时送上的祝贺语。由于我跟何老师接触近20年,又有同乡之谊,故而何老师对我在工作方面多有偏爱与鼓励。
2024年伊始,人们还沉浸在对昔年的不舍、对新年的美好憧憬中,万万没有想到和蔼可敬的何佩森老师在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第三天突然离世,这让热爱他艺术的同仁、学生、朋友很难接受,特别是他的学识没有得到充分“复制”就被无常所带走。
何佩森是位全能的京剧学者,集表演、理论、声韵、主持、策划于一身。他是著名京剧李派老旦艺术创始人李多奎的入室弟子,多年追随师父身边,深谙李派演唱韵味精髓。尤其是近年来,多位当年围绕在李多奎膝前受教的同辈,有的年龄过高,无法传授;有的仙逝,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而何老师始终坚持教学,重要的是他是以男老旦的风格传艺,这在声音用嗓方面更接近李多奎的演唱艺术。
他曾在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天津卷》《中国音乐辞典》《中国京剧百老荟》的编辑、撰稿工作,并担任副主编等。在学苑出版社编辑的“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京剧流派剧目集成》关于李派老旦剧目篇章中,他将李多奎亲授的《滑油山》进行整理记谱。另外,他还发表了20余篇论文,以科学的态度去指导艺术实践、教学与科研。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何老师由于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无法登台献艺,便转行将目标朝向艺术理论研究,开始对京剧声韵学进行挖掘整理和总结,阅读有关音韵的书籍,同时走访相关专家学者,最终写成了《梨园声韵学》,这对从事戏曲艺术的所有人士都有帮助作用,因为这是何老师经过理论联系实践而得到的货真价实的宝藏。从此,他开始到天津戏曲学校、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音乐学院、上海戏曲学院和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等院校讲学,每次都是边讲述理论边进行示范。今年1月5日,何老师还对我进行了声韵学的一对一授课。我也想将何老师在声韵学方面的成就录制下来出版,在联络好资助方之后,我立刻向刚刚到海南生活的何老师汇报此事,谈定在春节后开始拍摄,何老师表示欣喜和支持。不想,他的突然离世,使此事成为永远的遗憾。
何老师主持过近千场京剧演出,这是很多戏曲主持人无法比拟的。他是位专业性极强的主持人,对于台上的事情了解,对待台下的观众热爱。再者,他从1989年至1993年,担任天津电视台的《戏曲世界》《戏曲欣赏》专栏撰稿和主持,是位较早“走进”屏幕的京剧人。特别是从2017年起,他担任《模唱大师秀》栏目的嘉宾。这个嘉宾不好当,他既要帮助策划内容,又要帮助请嘉宾,更重要的是在点评过程中,不仅要对选手的演唱进行评论,还要做一些答疑解惑工作。他因此也成为这个栏目的核心人物,正像《模唱大师秀》栏目制片人张晓瑜所说:“由于何老师对戏曲与电视融合的形式比较熟悉,成为我们栏目的常驻嘉宾,在知识问答环节,他亲自把关。而且何老师非常谦虚,他总说,如遇到不好解答的问题,他再去请教。他这种严谨的态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而令何老师引以为豪的是京剧艺术家厉慧良与张世麟合作演出的《战宛城》《挑滑车》,正是因为他的大胆设想、周密策划,才使得两位名家走到了一起。“1994年9月18日,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战宛城》,厉慧良扮演张绣,张世麟扮演典韦,两位古稀老人演出了光彩。久病初愈的张世麟出场的‘起霸’,精神抖擞。后边与厉慧良的开打配合得严丝合缝,剧场里喝彩声不绝于耳。第二天的《挑滑车》,张世麟扮演高宠,厉慧良扮演金兀术,更是鼎沸。”何老师在跟我追思往事时,总是那么兴奋,而其中的辛劳只有他自己清楚。当年为了使厉、张合作,他多次往返于两人家中商议上演的剧目、排练的时间。可当看到两位大家在舞台上生龙活虎的演出状态时,何老师心中的喜悦跃于脸上,那个场景永远定格在他的脑海中。
然而,1月16日,身体无疾、精神矍铄,仍保持一颗传播京剧文化之心的何佩森老师永远地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京剧舞台和讲台,这让喜爱他艺术和仰慕他学识的人极为痛心,因为像他这样全能的京剧学者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