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作为一种和美意象,被世人争相赞用。在龙年央视总台春晚中一首以春为意象的《上春山》成为了大众乐于传唱和演绎的极佳文本。一时间,风靡各大自媒体平台,并形成了“春山学”的模因效应。该曲源自贵州创作团体,由玉镯儿作词、张超作曲、潘安昕编曲,魏大勋、白敬亭和魏晨三位青年演员共同演绎。全曲曲调鲜明、结构简洁、朗朗上口,意气风发,却文蕴深厚,随处透露着和美春情,又彰显了浓浓诗意,成为了极具传播力的成功范本。
共进春光好,和美显春情。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当中,仿佛只有春天更加易逝,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盼春、惜春的情愫在中国传统文韵中便多有显现。歌曲《上春山》亦不例外:“看花人只觉春光太短,与你相约一生春天。”在满满春意中展望春日,不负韶华。在歌曲简洁明快且富有律动的音乐旋律中,展现了携手共进、惜时慕春的青春热情。细观其中,该曲除此情感意象外,还将众多人间情味融入其中,显现出了一种和合之美。诸如“我上春山约你来见,我攒了一年万千思念”的浓浓友情;“山上儿童那放纸鸢,山下游人纷纷追画船”的闲情童趣等。歌词构画了众多生动的春日图景,在亿万观众守候的万家灯火中透射出了众多和美意蕴。
春山映文韵,传唱显真情。诗词所具有的意象集聚性往往较易与歌曲创作产生共鸣,并作为歌曲的一种呈示风格与大众独有的审美情趣相契合,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还具有社会教育的功用。如清末民国初期的学堂乐歌《送别》《勉学》《祖国歌》《春游》等歌曲,砥砺青春,爱国自强;再如20世纪上半叶黄自创作的《踏雪寻梅》《玫瑰三愿》,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等曲目也深具意蕴。在当代,“诗词”逐渐演变为古风歌曲的一种独特品格,深受大众喜爱,并且此类歌曲与青少年教育的结合也逐渐成为时尚。品味歌曲《上春山》仿佛是一部诗词意象的结合体,在网友戏称的“春山学”中便可见端倪。十四首古诗词文的集体素描,使该曲成为了一篇春意诗歌的自画像。从唐代孟郊的《登科后》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和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再到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乃至民国时期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等,集锦了古朴的春日柔情和纷繁春象,不禁慨叹作者的纵古之力和创意运思,该曲也必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校园群体争相传唱的对象。
作品的传唱不仅需要创意,也需要贴合观众审美习惯和社会需求。《上春山》作为一首清新小曲,摆脱了宏大的情绪构画和惯用的爱情主题,以向上的青春意象和和暖的氛围渲染,以及浓厚的诗词底蕴完美地捕获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此外,歌曲鲜明的“歌谣体”也促生了文本印象的强化。高度模进的旋律走向、传统的五声格调加之极具民族风的配器手法,以及规整的复现结构,无限扩大了主题旋律在大众脑海的映刻机率。歌词虽富含诗韵,但其以口语化的串联方式和叠置式的构思布局,使词曲紧扣,合力十足,诸此这些共同加助了该曲的传唱。
和美显春情,春山又文山。一首《上春山》撩动了大众心底那份青春的涌动,在惜时共进的和美歌声中给予了人们那份珍贵的静谧和闲适。在巧妙衔接的诗词集锦中,又透露着充满童趣的纯真。《上春山》的传播密码也在于此,这无外乎又激发了大众的审美转向,或许在日后也将会有众多撬动大众审美开关的密码展现在荧屏之上,并借助现代传播的魔力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