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农耕探文明》:
聚焦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农耕文明的根与魂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唐俊  来源:中国艺术报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中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聚焦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次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具体而言,这部作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走近2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现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宋代文学家曾巩在《二月八日北城闲步》中写道:“土膏初动麦苗青,饱食城头信意行。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中国农耕文明诞生于乡土之间,饱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诸多中国哲学思想,千年来深刻影响着国人的精神世界。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第二,跟随纪录片的视角,观众沉浸式走入独特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影像展现出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不同地域下的不同风景、不同民俗、不同文化,以生动的中国农耕文明故事凸显出值得世界关注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由林木、茶树以及其他动植物组成,在这样一个循环互利的生态系统里,茶农们一芽两叶的采摘方式可以不断激发茶树的生命力。中国人驯化大型真菌的历史从宋代开始,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的发展,见证了800多年来从剁花法到段木法到代料法的演化,现在香菇的种植地也从森林中移到了大棚里。对于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耕地比金子还珍贵,河北涉县一代代山村居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垒石成堰、围土成田,筑就了巍峨屹立的旱作梯田景观……

  从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到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到陕西佳县古枣园,从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到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摄制组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以广阔视角、立体化探寻勾勒出农耕文明的生动图景,呈现出一部多姿多彩、因地制宜的中国农耕文明画册。

  第三,深挖农耕文明根与魂,展现其在新时代的风采。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紧扣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和历史认同,《农耕探文明》深挖农耕文明的根与魂,在讲好鲜活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同时,生动展现人类古老智慧正在焕发出的生机,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滋养。

  一年一度的“菇神”大会,是菇农们进行行业交流、共诉菇农情的重要时刻,生存的压力造就了庆元人独一无二的香菇文化,而团结一致、共同发展是他们扩大经营、打出品牌的策略。今天的庆元人继承了祖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农耕法则并在传承中发展创新,用科技与现代化重塑微生物的价值,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在缺水少土的石头山区,人们用石头围土成田,形成绵延不绝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筑起了一段属于农耕文明的“万里长城”。当地人以这种坚韧的愚公移山精神,打造了人与自然抗争、合作的智慧成果,传承古今的农业文明依然影响着大山里的人们。

  在安徽铜陵,白姜不再是一款调味品,而是成为菜肴或点心直接食用。为了让地域特产走出去,当地人推出由白姜研发的休闲食品,如风味酱油姜、风味糖醋姜等更适合当代人口味的小吃,让白姜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展。如今,铜陵白姜已经有80多个深加工品种面世,总产值达10多亿元、带动一万多人就业,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接续力量……

  《农耕探文明》以当代视角对农耕文明进行解读,重点展现了这些宝贵农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风采,以及它们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更迭、变化呈现出的时代之新。纪录片深挖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