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根脉在乡村生生不息,中国乡村无疑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承载地。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重构新时代乡村文化秩序,增强乡土文化自信,建设乡村现代文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最能贯通中华文脉、传承人文精神、引领时代风气的文艺,作用独特而重要。谱写乡村现代文明新华章,是新时代文艺的重要使命。
增强主体性构建乡村人文精神新家园
乡村不能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工厂、市民旅游的休憩场、艺术的另一个现场,也应该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园。乡村的文化与乡村生活相关联,是村民们世代根植、喜闻乐见的,是村民自己参与的。相较于送都市文化、种高雅文化,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度融合更为重要,所以“活”文化应是继“送”文化、“种”文化之后巩固和增强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必然之举。新时代文艺助力乡村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为乡村搭建平台,在“送”文艺、“种”文艺的基础上“活”文艺,传承活态的本土文化,重塑乡村的文化自信,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魂的现代化。一是让文化服务硬件硬起来。把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整合现有的文化设施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不足的状况。同时,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使之真正成为群众丰富业余生活的主要载体。二是让优秀乡土文化活起来。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具有乡土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乡村文化,大力实施乡村优秀戏曲、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遗传承工程,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历史悠久的乡村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永恒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三是让本土文艺人才多起来。在引导企业家、文艺工作者、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员、文艺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一股新的农村文化建设力量的同时,重点开展文艺结对帮扶,强化“以村民为主体”的乡土文艺队伍建设,注重发掘、发现、培养一批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村文艺骨干、农民艺术家等,打造带不走的文艺工作队,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培育富有乡土特色、时代精神、文艺情怀的新乡贤,发挥其在文艺乡建中的积极作用。
增强融入性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活力
当前,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正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立足乡村文化,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乡村发展品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文艺赋能大有可为,优质文化资源将不断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动能。一是结对子。树立“艺术+”“+艺术”思维,积极引导文艺单位与乡村企业结对、艺术院校与乡村政府共建、艺术家进村、艺术创客入驻等,鼓励文艺工作者、文化产业单位为乡村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提供创意设计服务,帮助地方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升乡村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树牌子。立足地方文艺特色,聚焦乡村特有历史文化、非遗传承和村民自身能力的拓展,鼓励培育非遗文化体验游、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非遗购物节、大众康养等文旅融合新业态,实现不同艺术形式与不同产业融合,丰富和发展乡村文艺生态,培育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城乡居民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是搭台子。广泛开展文艺宣传,借助融媒体平台丰富传播形式,进行线上文艺展播、演艺直播、公众号推介等,宣传推介乡村风土人情、特色产品、文化民俗、文化符号和标识,形成人流和物流的集聚效应,打通城镇市民与乡村的连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增强在地性描绘乡村本土生活新图景
文化的魅力在于根植于本土生活,文化的感召力在于个性鲜明。要立足本土文化、依托本土资源、突出本土特色、展现本土风情,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文化。一是实施微改造项目。秉持“政府小投入、大产出”的思想,按照乡村的在地文化、地势环境、特色农产品、村民专长等有针对性地推进艺术微改造、精提升,通过植入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场景和小品应用,打造“一村一品”“一院一景”“一景一艺”,并由点到面组团打造艺术片区,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二是打造综合体平台。支持更多的文化文艺干部、创客人才、文艺投资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文艺村长”深度参与乡村建设,探索建立集文艺创作、对外交流、艺术品展示、文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公共文化综合体,鼓励艺术家、规划设计师、高校专业人才、文艺志愿者等作为倡导者和带头人定点定期开展艺术设计、美育培训、惠民演出,为艺术家联通乡村搭设桥梁。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整村IP化,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避免同质化、城市化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加强文化部门与乡村建设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规划与管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在尊重地区文化风俗差异并特别重视农民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长期评价跟踪与监督机制,推动形成长期品牌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局面。
增强共生性重构乡村文艺价值新坐标
乡村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土壤和智慧源头,乡村文化的兴衰不仅关系到乡村的兴衰,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因此,要振兴乡村文化,就必须跳出“乡村”的地域局限,在“乡村文化内核”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寻找交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叙事”中重新定位乡村文化的价值坐标和文艺人的价值取向。一是正确把握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乡建中,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内容创作上突出优秀乡村文化建设,在形式创新上把握新时代乡村群众需求,在价值评判上秉持人民至上,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新老村民,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伟业中奏响乡村精神富裕的华美乐章。二是正确把握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对广大乡村而言, “艺术赋能”中的“艺术”含义广泛,不仅有“阳春白雪”,还有“下里巴人”,来自农村的民间艺术、非遗技艺是艺术,编织、雕刻、刺绣、烹饪、酿造等民间手艺也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是艺术,村民都可成为“乡村艺术家”。为此,需要积极发动村民,与村民一起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艺术实践,在劳动创造中进行审美创造,让文艺点亮生活,让生活成就文艺。三是正确把握文艺与文联的关系。文联是繁荣发展文艺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应该也可以更有作为。文联人需要牢固树立“文艺系统一盘棋”的意识和工作理念,发挥文联“两个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统筹,强化联动合作,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新文化惠民工程,在作品创作、人才培养、文艺采风、惠民服务等方面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乡村,用文艺笔触为乡村振兴吸人气、引流量、增气场。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