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论坛专家观点(按发言先后排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孟繁华
北京评协原主席、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北京文学从40年这样一个时间框架和范畴来讨论,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们在文学界的讨论大概是人性人道主义、现代派和文学主题性,这三个讨论把上世纪80年代要面对的问题基本呈现出来了。例如作家刘恒,在上世纪80年代处理的是什么问题呢?他的小说像《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处理的是人性里面最基本的“食”“色”问题,《苍河白日梦》处理的是文化的问题。今天的作家、批评家要处理的问题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包括新世纪初期需要处理的问题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从刘庆邦、宁肯、石一枫、孙睿等作家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北京文学40年间变化明显。当下的北京文学创作,更年轻的作家成了创作主体,由于时代的变化,虽然有些时代遗留的问题仍需处理,但是处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他们对文学有了新的理解。这个变化是文学批评和研究要面对的。相信北京文学在今后的创作当中会越来越好。

 

赵卫防
北京评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所长

  近年来,国产电影显现出一种十分明显的趋势——叙事能力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影视行业整体艺术质量的提升。这在2023年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电影中都有着突出体现。尽管类型元素和视听震撼仍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对象,但是真正起到艺术支撑作用的还是扎实的戏剧性叙事,像《流浪地球2》《志愿军:雄兵出击》等影片,都回归到叙事本身,将影像框定在叙事逻辑当中,让位于叙事的中心。电影的叙事性暗含了数千年来,中国观众喜欢听故事这样一种接受习惯,也符合中国文学、中国戏曲、国画等中国传统艺术对传奇叙事的主体诉求。中国传统文化为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特别是叙事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发生在当下中国叙事的提升是中国电影艺术的进步,这种进步是中国传统叙事在创新基础上的回归,是中国电影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次对接,也是“两创”的一种具体实践。在这种语境下,中国电影渐渐摆脱他者的文化束缚,体现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林蔚然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师、
《新剧本》杂志原主编

  伟大的剧作家总是具有前瞻性,戏剧写作者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化。当写作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当戏剧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更多演出逐渐从传统剧场转移到景观空间、特殊的场域,观众成为演出的深度参与和完成者……各种变化的发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对于戏剧写作而言,终端呈现的介质和渠道正在改天换地,写作者要不断扩充内存、修炼内功,同时适应和拥抱每种变化。全媒体时代突出了对写作者全面素质的考核,也为写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面对市场和受众的细分,青年写作者要抓住机遇站稳脚跟,找到适合自己特质的创作领域和题材的风格。在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的当下,从长远看,如果文学艺术的独创性为算法所覆盖,由审美疲劳所带来的恶性循环会影响到全行业发展。面对自我和时代的挑战,戏剧写作者应该深入到题材方向中,深入到人物塑造中,深入到生活体验中,以创新创造为第一要义,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戏剧作品。

 

许锐
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舞蹈学院院长

  在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舞蹈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系。它的记载、表达、传承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身体进行,是一种鲜活的用身体进行的文化传承。中国舞蹈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流传到现在,可以说在当代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这与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以前文化的传播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文字、写作等方式,如今技术的发展让视频传播、影像传播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影像传播对舞蹈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代我们习惯用图像、用视觉去进行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对于舞蹈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像《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作品,把别的文化样式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在了舞台之上。科技的变革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逼迫”着我们不得不改变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未来,技术对文艺的最根本挑战,不在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样式,而在于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舞台艺术的新趋势和融合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杨慧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互联网为传统视听(影音)的文艺形态赋予了新的可能性。互联网和传统的视听艺术在今天从形态到内容都进行了高度融合,产生了网络视听文艺,形成了元素融合和形态创新。对于网络视听,既可以从“视听+”的角度也可以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解读,其本身就具有融合性。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段子等都能够成为网络视听的养分,构成其内容,最终让网络视听作品呈现一种元素融合的样貌。当然,网络视听的元素融合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文艺类别,而是来自于更广泛的网生内容。另一方面,网络视听在形态上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关于网络视听的本体究竟为何,学界还在持续讨论之中。同时,它的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形态不断“进化”,跟网络当中的各种应用融合产生了各种样态,例如跟短视频融合形成短剧、微短剧,跟网络游戏融合形成互动剧等。这种融合还导致了一些网络文艺类别之间的破壁。

 

刘先福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民俗艺术是一个外延非常大的概念,非遗中的传统美术以及部分传统技艺项目都属于造型艺术。民俗艺术不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具有时代价值,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也是丰富的资源宝库。造型类的民俗艺术发展,需要新视野。首先,要重视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当代传承要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文化发展乃至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关注民俗艺术的生活属性,艺术家、创作者在提炼生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深对于生活的理解。第二,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最后,要去探索怎样实现民俗艺术的当代表达。如果说当代传承是时间的维度、地方的表达是空间维度,把两者结合就是属于我们生活的场域,向前指向传统,向后指向未来。在当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进程中,重视民俗文化的传承规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或许能够为当下造型艺术的创作突破提供新路径。

 

张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

  虽然中国有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家开始在全球产生影响,但目前我们的科幻类作品还不具备“未来定义权”,面对人类的未来,需要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未来向度的文化创新如何推动国家科技硬实力发展?关键要通过“人”的核心变量影响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推广科学普及、培育科技新人至关重要。第一,要以科幻文艺和科普文艺为两翼,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学文艺内核。高质量的科幻文艺和科学普及相互作用,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第二,要以科学文艺为依托,大力推进“超越型”教育。第三,要树立创新型的国家形象。我国有众多科学创造成果,也拥有数量最多的科研工作者群体,文艺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去塑造一批生动可爱的科学家形象和科技企业家形象,让他们成为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展示科技中国,打造东方古国新形象”,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的科技合作和科技竞争之中。

 

张慧瑜
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智媒时代有三个特点:影像化非常突出,影像传播在现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相比文字和图片,动画式和视频化的方式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平台化很明显,交互性和社交性很强;数据算法实现精准传播,形成超强的受众黏性。那么,智媒时代的影像传播,在文化传承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数字影像可以复活传统文明。比如说今年的电影《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把古代的经典重新讲述为能被当下人分享的故事,就是用一种新的数字影像方式,把传统文化和当下的社会文化心理结合起来。二、短视频等影像传播能够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三、VR/AR技术可以带来新的文旅体验。因而,在数字技术或者数字影像的时代,既可以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又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核心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借助智能媒体,能够搭建起一条穿越古今、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