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剧院“青创导演计划”第二季落幕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实主义力量
栏目:视线
作者:刘梦妮  来源:中国艺术报

  11月19日,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10部原创剧目演出圆满落下了京城首演的帷幕。比起“青创导演计划”第一季中以《水浒传》《牡丹亭》作为命题进行的经典改编,这一季的主题更强调原创性、多元性,开设“新经典”“新田野”“新城市”三个系列,分别从儒学经典、非遗传承和现代都市三个角度进行切入,给予10位青年导演更多创作空间。10部作品虽然主题不同,但全部聚焦现实主义,锻炼了青年导演们对于现实题材的原创能力。在题材选取上,近半数作品选择了以女性视角切入叙事,引发观众思辨。在元素表达上,沉浸式戏剧、肢体戏剧、音乐话剧等多元戏剧风格也让今年年末的小剧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剧场里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现代话剧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双向奔赴。

  传统文化焕发现实主义生机

  无论是孔子题材还是非遗传承题材,我们都能看到青年导演们有意识地塑造古今对话,从传统文化中转译、提取现实主义精神内核。曾获平遥影展最佳导演的王沐阔别13年的回归舞台之作《我见夫子,是山是水》,看似是以孔子去世孔门分裂为背景,讲述曾参和冉有抢座次的故事,但实际上,导演指向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现实问题——我们生活在“过度偶像化”的世界,当面对“神”的崩塌,能否识破这是消费主义陷阱,将“神”还原成“人”,看清万物本质?《孔子·游》则直接点题,将孔子所提倡的“天下大同”概念进行全新的现代化解读,告诉现代观众要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博大胸襟,彰显出美美与共的文化自信。“新田野”的三部作品以乡村振兴为大主题,每部戏都脱胎于现实原型,三部作品的导演在创作期间多次与人物原型采访、对谈,捕捉细节、挖掘人物故事。《黄鱼先生》取材自返乡创业的“95后”大学生叶周敏的故事,《唧唧复唧唧》则聚焦浙江濮绸非遗传承人冯继延的经历,肢体戏剧《织娘》描绘贵州侗族姑娘杨成兰的织娘创业故事,体现当代“归巢”青年的观念与生活。

  女性视角叙事带来全新思辨

  让人欣喜的是, 10部作品中,有半数作品选择了以女性视角切入叙事,围绕女性议题进行探讨,深度关联女性友情、亲情、爱情、职场、代际、生育压力等话题,引发思辨。《唧唧复唧唧》《织娘》和《面包会有的》都着重讲述了女性创业故事,涵盖创业路上的坚持互助,遇到阻碍时的艰难抉择,面对亲人、爱人的态度,对于手艺的坚定传承。创作者们塑造的女性富有创新精神,坚韧、质朴、勇敢选择自己的道路,贴合现代女性思潮,引发了诸多观众的思考。《流光容颜》则是10部作品中,唯一一部由男性导演讲述女性故事的作品,导演将故事设置在美容院的情境下,三代女性如何探讨美、定义美、追求美、实现美、传播美,展示了主创人员对美的探索、对女性力量的赞颂以及对自信与自爱的呼唤。即使是在表现孔子的大主题下,《长什么样不重要》也另辟蹊径,以当代学习泥塑女学生为线索,带观众走近了各种面貌的孔子,以更加包容、幽默、尊重的风格揭开孔子的神秘面纱,让一个可爱的女学生形象和孔子发生了巧妙的碰撞。

  多元戏剧风格增添青春活力

  无论观众喜欢摇滚机车、流行民谣,抑或是古典舞蹈、面包烘焙,都能在“青创导演计划”的舞台上找到相对应的元素。话剧《子与阳货》使用现场摇滚乐队、机车骑行、烟雾以及许多突破舞台限制的设计,将季氏家族“大总管”阳货转换为“机车少年团”团长,让剧场瞬间变为摇滚“Livehouse”现场。在《孔子·游》中,观众可以看到影戏、偶剧和戏曲等多种文化元素,《我见夫子,是山是水》更是启用拥有戏曲功底的演员,将京剧的节奏韵味融入其中。即时摄影和多媒体影像也是青年导演们常用的元素。《面包会有的》以视频博主采访的形式,将演员们的表演通过镜头放大到了屏幕上,舞台上真实的烤箱、剧场内飘散的面包香气,都让观众沉浸在这一段温暖的故事中。在《夜行记》中,导演运用热感仪,运用大量不同角度的光束营造“夜”的氛围,用人物热感成像来勾勒戏剧环境,两台摄像机让“戏中戏”的结构切换得更加自然灵活。肢体剧《织娘》塑造“布语人”角色,用舞蹈代替语言表达、诉说情感。音乐话剧《流光容颜》用9首原创歌曲串联整场演出,现场乐队融入摇滚乐、电子乐,演员手持相机与观众互动唱跳,极大地拓展了小剧场的舞台边界。

  如果说去年的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创导演计划”第一季是着重对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译,今年的第二季则更加丰富,题材呈现和内容展现更加多元,给予青年创作者的空间更加自由,期待明年的第三季,让青年人内心的创作激情再度迸发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