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七三一真相》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历史叙述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勿忘历史,和平未来”——纪录片《七三一真相》专家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与该片主创团队从“勿忘历史,和平未来”的角度,探究了新时代历史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纪录片《七三一真相》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联合出品,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真实、客观地还原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灭绝人性的罪恶,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钟长鸣”。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省全媒体中心)党组成员、副台长(副主任)金威表示,我们有责任记录这片土地曾经遭受的苦难,并揭开这段隐匿的历史,开启更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青年人铭记历史。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电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俞虹表示,人类的进步、文明、向真和向善应该成为美好世界的共同向往,特别在今天的世界局势中,更期待通过对纪录片《七三一真相》这一沉重历史题材的影像分析,挖掘其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当下意义。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纪录片事业部副主任姚冬梅、董长青代表创作团队介绍了该片的创作背景和过程。从2008年起,他们就开始对“七三一部队”题材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梳理, 2018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审判庭审录音的揭露为创作团队提供了新的线索。而《七三一真相》就是通过这些真实、客观的声音和画面,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更加完整的“七三一”。该片既抢救性录制到了大量历史口述实录,又发掘出新的内容。他们表示,今后将继续制作具有融媒特点的纪录短片,通过更加紧凑的节奏和生动形象的风格,让更多年轻观众了解这段历史。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片一部导演、该片联合导演陈方平指出,正是因为创作团队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让《七三一真相》取得良好的收视效果。该片通过国际化视角、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和微小叙事的方式,有力地回击了关于美化“七三一”细菌战的错误言论,让更多国际观众看清侵华日军所犯下的罪行。

  《中国青年报》原社长陈小川从纪录片的国际化表述方式、立场和主题三个方面对《七三一真相》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片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国际化的表述方式体现出“治史”的态度,用平缓的语气叙述历史事实,反而使其更有力量。同时,该片的主题具有深刻性,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值得进行更深入探究。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从五个方面对《七三一真相》给予肯定。他认为:第一,该片揭秘了关于伯力审判的新史料;第二,该片提供了最平衡和理性的视角;第三,该片还原了历史现场的细节和事实,而非进行情绪化的陈述;第四,该片采用了更高维度的人类意义的态度,而非受害者的视角;最后,该片带来有关纪录片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启示。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张雅欣认为,纪录片也应当通过回望和反思历史,向往更加和平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该片广泛、深入地揭露了“七三一”的罪恶,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他强调应当更深入地挖掘黑龙江这块土地上的故事,并从社会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更多开拓。

  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延利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对该片的看法。他认为,该片以详实的证据揭露了日本“七三一”的罪行,对于历史的记录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纪录片应当通过更多渠道播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和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功能两个角度表达了对该片的看法,并提出对《七三一真相》国际版的期待,认为其在当下的国际舆论圈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最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从品牌传播和数字传播的视角,对纪录片的运营提出新思路。他认为,新时代纪录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通过影像做好主题宣传凝聚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