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电影美学年会”广东珠海召开:
聚焦“文化传承·现实观照·媒介融合”
栏目:观察
作者:司木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承办的“2023中国电影美学年会”日前在广东珠海召开。本次年会以“文化传承·现实观照·媒介融合”为主题,陈犀禾、丁亚平、张卫、范志忠、路春艳、范倍、李艺、谢建华、周夏、陈晓云、齐伟、韩晓强、郑伟、熊培云、周舟、王霞等20多位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新时代中国电影美学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作出阐释及回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王韵担任主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左衡作学术点评。

  年会上,如何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家美学”,成为专家们谈论的焦点。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表示:“国家美学其实不是电影产业中的孤立的现象,而是和70多年来国家政治历史的发展、与国家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变化、同我们对国家性质的理解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舟表示,当下的导演已不再满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视觉符号使用,而更多地将“东方叙事”、东方形式的美学和东方的传统价值观融入作品之中。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现实题材影片深受观众追捧,年会上,现实题材创作也得到了重点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路春艳表示,现实观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底,当下中国电影围绕现实题材的表达固然有一些优秀作品,但整体来看还有待形成更持续的、更高质的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晓云分享了“现实关注,类型表达,人类情怀”的未来创作出路,他还提出了当下现实题材电影中“爽感”取代了“痛感”、短视频思维取代了长视频思维等问题。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夏表示,新一代电影人的成长,伴随的是电影观众的迭代。二三线城市市场逐渐崛起,乡镇电影院成为不可忽略的增量,主流观影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

  如何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客观的立场对时代之变、电影之变、美学之变进行回应、观察、思考和定义也被集中讨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从媒介的物质性转向切入当代影像,他表示,对物质的强调和突出并不意味着人的主体模糊;反之,这正是对主体性的另一种昭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数智时代”的观众会出于经验同构的期待视野对真实影像进行消费,而当下电影新技术不仅能推动想象力美学的发展,也能对真实性影像的消费主体提供更加逼真全面、主体沉浸式的真实体验。

  浙江大学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志忠认为,数字时代的技术没有真正解构电影的美学本体,但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美学探索的边界提供了无限空间。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齐伟表示,未来主流类型电影在跨文本、跨系列和跨媒体中表现出的扩散性将成电影工业美学的核心特征之一。

  年会上,还有多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创作和研究实践进行了相关分享。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韩晓强立足斯蒂格勒的哲学理论探讨电影的多种可能,“在斯蒂格勒的意义上,我们应重建一种‘负熵’的电影工业美学,更加坚持技术多样性与心智多样性”。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教授郑伟介绍了“反身模式”的纪录片类型,并以此引申到纪录片的疗愈功能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展望了纪录电影在实现具象治疗、完成自我反思上的可能性。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熊培云从个体的想象力谈到幻想空间,“我们更需要去捍卫我们的想象与幻觉,去发挥艺术的天然职能,观照人类、观照个体的人生价值”。

  左衡在学术总结时表示,“关于电影美学的探讨,某种程度上呈现的正是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所面临的矛盾与纠结。然而这种文化纠结的复杂和痛苦,最终往往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