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把时间比喻成流水,因为它奔流向前,永不停歇。沿着水流的方向,大运河走过了千年荣光。当山河已定,漕运已远,这条古老的河流将如何存在?”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最后一集,开篇的这段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从小生长在运河边。20年前开始加入到保护、传播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列。2005年12月,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3位专家向运河沿线18个城市(区)发出了《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作为执笔者,我亲身经历了落笔前那漫长的思考、多方交流还有反复切磋的过程。可以说,这份在大运河文化遗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推动意义的文件,其中的每个字,都高度凝练地表达了当时的社会认知与责任感,至今仍未显丝毫“过时”:“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从那时算起至今,时光又流淌了18年。中国的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全社会对大运河的理解、阐释、保护与传承能力也不断迭代演化——从只关注京杭大运河,到含括了关注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作为全新的文化资源,大运河文化遗产已在沿线形成了大运河文化带并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支撑。
大运河文化遗产是什么?又在怎样影响着我们?这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生活在河边的人们也在努力回答的问题。事实上,每一年的答案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我们对大运河的理解总在不断加深。以前去看大运河时,我还在找寻那些“老”的痕迹;但现在则更多观察“河”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大运河对社会生活、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会发展又反过来对大运河的命运、文化遗产的命运做了哪些,贡献了什么?大运河以其宏大规模和持久的发展历程,真实、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特征。在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各地共同思考世界遗产“下一个50年”目标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更加明确地探索这一跨越9个纬度的人工工程活跃至今的源泉与动力,也就是大运河不仅仅属于中国人,而且属于全人类的意义。
时至今日,我每天上班时,还要往返穿越大运河的最北端通惠河。有时伴随着朝阳,有时是夕阳西下或见到万家灯火,我站在河边就会这样遐想:总会有一天,人类将离开地球,奔向浩瀚的宇宙,在洪荒中开始全新的一切。那时,还会再造一条又一条的“大运河”吗?历经在河边反复行走和感受,我现在特别有把握去游说遇到的每一个人:大运河绝对能带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绝对能给我们的孩子们带来那种面向未知时的坚韧、团结和彼此信任的本领。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近20年来全社会对大运河认知的改变,那就是:原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消逝的文明;现在我们理解大运河,更多地认为它是一个时尚的、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例证。
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动态传播过程。大运河是中国人贡献给全世界的一个范例,中国人也持续地把这个不断演进的范例描述给世界——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以巨量的信息,全面记录、展示了当今社会对大运河的认知与行动。大运河于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在世界遗产价值下进行阐释,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观察大运河的时代变化,已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方法、视野和传播“空间”。比如,与多年前的传播作品不同,《大运河之歌》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南水北调、河边的城市规划、工业遗存、湿地和其中的生灵以及频繁出现的考古成果……在那些画面中,过去与未来都通过当今发生在大运河边的事件、认知和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要素有机关联起来。
从“申遗”初始到大运河即将迎来成为世界遗产十周年,从那封“运河三老”留下的信札到系列纪录片《大运河之歌》,可以看到其中共同承担的时代传播意义:汇聚前沿的智慧,表达人们真实的感觉与社会发展,从而成为社会精神力量和阐释力的象征。希望这样的佳作越来越多——它们会融入大运河,成为其发展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大运河之歌》在总计300分钟的宏大叙事结尾阐述的那样:“两千多年时光谱写了大运河之歌,它流经我们,也将穿越我们,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生生不息的人类史诗。”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遗产周刊主编、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