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章丘举办——
戏剧赋能乡村振兴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张成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吼一嗓梆子腔,喝一碗伏羊汤,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8月6日,农历六月二十日,是济南市章丘区石匣村过半年的正日子。石匣村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梆子的发源地和传承地。章丘梆子又名山东吼、章丘讴、东路梆子、靠山梆子,源于山陕梆子,明朝时随山西移民传入章丘,在当地语言民俗、章丘秧歌、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梆子腔称为章丘梆子,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乘着“乡村振兴,齐鲁先行”的东风,以章丘梆子为媒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与济南市章丘区石匣村结缘,时至今日,双方已经携手走过7个春秋。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指导下,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

  第五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戏剧赋能乡村振兴研讨会”,由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研讨会开始前, 《戏润山乡满眼春——戏剧赋能乡村振兴文集》首发仪式举办。该书全面总结了前四届乡村振兴戏剧节的宝贵经验,邀请戏剧曲艺艺术家撰文,收录了数十位艺术家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部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著作,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次研讨会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多个部门支持,并派代表参加研讨会。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理事,艺术家代表,特邀嘉宾,“戏剧中国”作品推选活动和优秀剧目展演作者代表、单位代表,总计9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李东才表示,此次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的规模、层次、高度、深度进一步开拓,戏剧节为戏剧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参考。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可以参照乌镇戏剧节,把握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的方向,根据自身条件保持自身的特点,如戏剧的乡土气息、平民题材、大众参与等;要用有限的资金使戏好看、留得住,另外要出人才;不必急功近利,不能只算经济账和眼前利益,要办成品牌,最终各方面都会受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戏剧不能直接帮助乡村振兴,但能够提供审美、教化、娱乐的价值,活跃的戏剧活动能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关注度。专家还认为,戏剧活动能带动附近新兴的旅游点和传统村落发展,石匣村离城市近,适合短期旅游,要做好包含戏剧节在内的旅游路线规划。专家谈到,戏剧与乡村水乳交融,时代在前进,乡村振兴让二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在石匣村举行了“戏剧文学林揭牌仪式”,通过在石匣村建设戏剧文学林,为每一位剧作家植一棵树,以铭记剧作家们为中国戏剧作出的贡献,并期待将来可以以此为基础建成戏剧文学山,打造文旅融合的独特人文景观。此外,本届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还举办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2022年度戏剧中国作品推选活动和优秀剧目展演活动颁奖礼”及“曲韵歌扬·石匣赋——2023中国戏剧曲艺名家章丘联谊晚会”等活动。联谊活动上,刘兰芳、李树建、张学浩、李佩泓、张建国等曲艺、戏曲名家与章丘本土戏剧演员同台献艺,为观众送上一场高水准的戏曲视听盛宴。评书、豫剧、京剧、昆曲、吕剧、章丘梆子等特色鲜明的传统戏曲表演,精彩纷呈、魅力无限。嘹亮高亢的曲调响彻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