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用直觉用一种沉浸式的方法在作曲”
——访青年作曲家李劭晟
栏目:新青年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中国古典音乐界一支新生力量——无锡交响乐团正式亮相,乐团确立了“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的总体思路和远景目标,聘请林大叶担任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青年作曲家李劭晟担任音乐指导。“作为中国音乐界的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生力量,无锡交响乐团非常有信心也具备能力与国际优秀乐团对标。”作为80后青年作曲家的李劭晟非常希望能够以优秀的作品、精彩的演出普及交响乐文化,让古典音乐融入城市血液,让百姓发现艺术之美。

  谈及其求学从艺之路,现担任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广西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的李劭晟十分坦然地表示,仿佛冥冥之中“剧本”就早已写好,“我学音乐这个事情挺神奇的,仿佛从很小时就有一只手拉着我一直走。走到现在,我觉得每一步跨越也好,或者抉择也好,其实都不是我自己一定想要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特别强求的东西往往不见得有所得。”在李劭晟看来,“虽然在专业院校学习音乐创作20年,但我几乎一直是用直觉作曲,用一种体验式的、沉浸式的方法在作曲。可能是最开始我和音乐产生关系时候的习惯延续到了现在,一直没变。”

  谈新作:“《向海之路》是一段精神之旅”

  就在不久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欢度三月三·八桂新交响》音乐会以“向海之路”为主题,受“中国交响乐之春”之邀在国家大剧院奏响。由李劭晟作曲的交响组曲《向海之路》作为此次音乐会压轴曲目首演。这也是广西交响乐团紧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全新创作的交响乐作品。

  交响组曲《向海之路》运用丰富美妙的音乐元素以及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表现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对走向世界、走向全人类、走向未来的执着渴望以及对海上丝绸之路的顽强开拓,以及为国家繁荣昌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李劭晟谈道,交响组曲《向海之路》是他近年来规划创作的“中华文明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由南京民族乐团委约创作的民族交响诗《扬子江》,而第三部则是由香港中乐团联合4家民族管弦乐团联合出品的《中华长歌》,目前还在创作中。在李劭晟看来,“中华文明三部曲”也正是体现了他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不同思索维度,“《扬子江》是以长江文化来表达汉民族如何融合多元文化,形成大一统的中华文化的格局。《向海之路》表现了中国人开通岭南、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壮举以及对于走向大海的热盼。《中华长歌》不同于前两部的地理范畴,它将以不同朝代为时间线创作,是一部大历史观的作品。”

  《向海之路》分为五个乐章,从千古灵渠的开凿到平陆运河的修建,从大美河山到碧海银滩,从古老乡村逐渐演化到新时代的壮美广西,表现了中国人开通岭南、开拓向海之路的伟大壮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乐章“向海之路”,仿佛是整部组曲的“题眼”。李劭晟说在“中华文明三部曲”的每一部作品最后一个章节都是以“颂”的形式展现,这也是他特意坚持的一种探索。“前几个章节的创作中,展示了‘风’‘雅’,最后一个章节就是‘颂’。”在李劭晟看来,“颂”在“中华文明三部曲”的最后一个章节出现,并不是简单的颂歌,而是一种体裁,“这部作品的最后,通过歌词与乐曲结合的意象不断汇聚、不断升华,其实这个章节也分为了三段,第一段讲水、生命,第二段讲自然、融合,第三段奔向海洋就像是一个誓约,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外向型发展的意志。所以这最后一个章节的‘颂’就是在表达思想,或者说是升华主题。就像是用音乐带领观众进行一场精神之旅。”

  “我们经常会讨论如何用音乐展示宏大叙事,用音乐去表达主旋律、正能量,如何把这种体裁和音响上的饱和度展现出来,达到让观众震撼的程度,推动作品走向高潮,达到提升、总结的高度,其实这正是当代作曲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李劭晟说,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理解当代人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对美的需求、对音乐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创作契合时代的作品。

  谈求学:“最幸福的事,是每天和音乐生活在一起”

  “我是在学音乐之前就开始‘写’音乐了。可能四五岁就开始创作一些小旋律、小歌曲,那时候有人送了我家一台电子琴,然后我每天就守着它弹各种各样的旋律。”李劭晟自小在大连的某央企大院里长大,父母工作十分繁忙,“那时我们这帮孩子基本就两种,一种是天天被父母锁在家里,一种就是天天在大院里瞎跑疯玩。我就属于被父母锁在家里的那类孩子。被锁在家里,对着一台电子琴,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想象,就是通过音乐去表达的。”6岁时李劭晟进入当地少年宫合唱班,学习合唱的同时开始学习钢琴。大连电视台当时在少年宫录制集体生日会,主持人问几个小朋友,长大都想当什么?6岁的李劭晟当时脱口而出,“我要当作曲家。”直到现在,李劭晟说自己一直是按照最初的理想在行进。

  或许正是命运使然,李劭晟11岁在录制节目时被当时一位著名的录音师发掘,认为他非常适合系统地学习音乐,推荐他去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被先后推荐给唐建平、刘长远等作曲家,经过严格的备考和选拔后,李劭晟顺利地考进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是他倍感幸福的6年学习时光。“在这6年里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和音乐生活在一起。因为同学们都是学乐器的,从我们那届开始打乱分班了,不是作曲系单独一个班上课,而是作曲、指挥、民乐、西洋乐、声乐专业学生都在一起学,同学们都很熟悉,我们那时天天真的是和音乐生活在一起。直到现在,我对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2007年,李劭晟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师从作曲家叶小钢。叶小钢等作曲系教授给予他很大的引导和帮助,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他,而专业老师对其艺术上的影响也极深,“我在本科时就开始深度参与到北京现代音乐节的策划管理运营当中,可以说是完全沉浸式地实践和学习。学技术、方法,再用这套方法不断演进、深化,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然后再自我锻炼、自我学习,形成新的能力。这4年对于我来说是很大的锻炼,有很多很有意思和值得回忆的故事。”

  4年匆匆而过,李劭晟选择迎难而上报考全球顶尖音乐学院之一——美国茱莉亚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一学就是8年。与国内完全不同的音乐环境,让他“从真正的西方视角理清了音乐知识的方方面面,从音乐史、理论到音乐创作相关的训练科目,科学、系统、高标准地确立和梳理了我的音乐知识结构,也得到一个极佳的音乐氛围和学习氛围,看到世界各地最棒的音乐家的学习和表达方式,不同人的优点以及他们背后不同的世界观。”

  谈创作:“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技术负担,也不再那么追求国际化”

  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8年,李劭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音乐之奥妙。2021年李劭晟回国进入中国交响乐团创作中心担任作曲,正式成为一位职业作曲家。李劭晟创作了描摹云南红河哈尼风情的协奏曲《云南歌》、讴歌弄潮人精神的管弦乐作品《之江梦》、为原生态歌手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延安延安》、首部以中轴线为主题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轴》之《一城永定》、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之《山河》等,一部部新作品不断创作推出,也展现了其个人独特的音乐风格。

  “现在对我个人创作而言确实是最好的时候,不论是阅历、年龄还是创作经验。”李劭晟表示,“我们这代人的创作是没有技术负担的。创作时,我不会刻意区分某个部分是中国的或外国的,而会先抓住作品试图表达的情感内核——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感’,再选取恰当的素材、技术去描绘它,从而营造出整体的感受和强烈的感染力。”李劭晟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幸运地享有优质的国际化音乐教育,也能够对中西方的技巧都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在海外学习的时候我直觉地感到国外的音乐也走入了一种局限的环境里,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新的创造去丰富全世界的音乐语言体系,我觉得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李劭晟谈道,“我们这一代作曲家虽然成长经历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我们不像过去的作曲家那么追求所谓的国际化,其实我们更想要的是表达,我们现在表达欲还是比较强烈的。尤其是80后的这些作曲家的身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或者说国际化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障碍。这与在国际音乐界影响很大的50后作曲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实他们特别看中的东西我们已经不那么看重了,他们穷其一生追求的东西,我们也没有那么在意。对我来讲不太看重物质上的东西,比如某一个奖项或者圈子的认可。所以我们不再去追求所谓的表面的国际化,包括音乐语言等等,希望一种很纯粹的表达、很纯粹的艺术直觉,试图将这种纯粹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经验融合在一起,然后注入到文化环境当中,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新的状态。”李劭晟认为自己肩负责任——去呈现一种深沉的韵味和意蕴,去传递音乐本身特有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