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媒体讲好非遗“老故事”,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之花
<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div class="TRS_Editor">
<p><strong> 新媒体技术与平台不仅关注非遗老故事背后的内涵与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给非遗传承者带来经济效益,让非遗“老故事”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有效推动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strong></p>
<p>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蕴涵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实践智慧,镌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承载着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也是培育正确文化观与历史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客观要求。非遗源自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是非遗的拥有者、传承者与受益者。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融入现代生活,需要惠及人民群众。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健全非遗调查记录体系,强化非遗融入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这为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借助新媒体技术与平台讲好非遗“老故事”,有利于让非遗抓住人们的“眼球”和“胃口”,推动非遗走进各族群众、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p>
<p><strong> 数字赋能,让非遗“活”起来。</strong>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些非遗传承面临“人走艺失”的困境。那些常年沉寂在博物馆、传统节日或老年群体里的非遗文化,不论是传统技艺还是传统民俗,都需要擦拭去“尘埃”,让更多世人“看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数字化赋能非遗发展,可以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使非遗的活态传承更可期。一是抓住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契机,综合运用云计算、VR、区块链、知识建库等数字技术,对非遗的实物、图片等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性采集存储,加强对非遗的区域特征、图像符号、典型纹路、色彩体系等进行系统地识别、整理、归档、编辑与再现,统筹建立非遗基因信息库。例如,为推进苗绣的数字化保护、开发与应用,贵州筹建苗绣素材库,收集各地苗绣绣片约6000幅,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取近2000个苗绣纹样,对纹样进行分类、编号、保存,激活非遗传承“新活态”,推动非遗跨越数字鸿沟,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共享。二是结合藏品、动漫、游戏等的数字娱乐产品,融入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民俗等非遗元素,打造立体多元的非遗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数字藏品开发成为非遗数字化领域的焦点话题,许多非遗数字藏品一经发布就被一抢而空。国内的热门游戏,从游戏皮肤、场景、内容等环节也融入大量非遗元素,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娱乐方式融为一体,推动非遗“有形化”“可体验”的活态传承,实现非遗资源向文化消费产品的有效转化。</p>
<p><strong> 影像助力,让非遗“动”起来。</strong>纪录影像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留存和记录非遗大量珍贵的技术细节与工艺流程,也能用动人故事讲述师徒传承与匠心故事。近年来,我国非遗记录工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非遗保护工作者以影像的方式高清记录非遗实践的动态过程,将强故事性的非遗类型拍摄成微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提升非遗的传播效果,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向纵深发展。例如,《璀璨薪火》《我在故宫修文物》《天工苏作》《寻觅非遗》《匠心传奇》《万物新生》等非遗题材纪录片呈现了非遗传承者在坚守中铸造精品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国人非遗传承的技艺与智慧,彰显了新时代国人的价值观念与工匠精神。这些纪录片陆续“破圈”,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传统非遗文化,促使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当中。今年6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共同主办了“年华易老<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pan>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一大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影片陆续展映。文化和旅游部还通过联合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微博、哔哩哔哩、酷狗、快手等平台共同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汇集各类非遗影像资源进行公益性展播,影像点亮了非遗的魅力,让非遗传承插上了“翅膀”,让人民群众共同欣赏非遗文化的多彩魅力,共同享有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p>
<p><strong> 网络助燃,让非遗“火”起来。</strong>让非遗故事从“活起来”“动起来”到“火起来”,离不开消费市场的认可与运营。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则具有吸引年轻力量的天然优势。短视频与直播是新媒体最为重要的传播形式,其在非遗技艺与网络用户之间架起了桥梁,为非遗“老故事”找到了新路子,许多非遗传承人也在短视频与直播平台探寻技艺传承的新舞台。尤其可贵的是,年轻人日益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年轻一代的非遗创作者占比逐年增长,短视频与直播带动年轻用户在耳濡目染中提升对非遗故事的兴趣与认同。例如,在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账号推动下,大批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大批年轻用户通过“非遗+直播”“非遗小游戏”“非遗小程序”“非遗VLOG”等形式身体力行地传播非遗小知识。根据抖音《2023非遗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抖音平台每天平均有1.9万场非遗直播,其中平均每分钟就有13场非遗内容开播。各地非遗就业工坊与传统技艺工作站,也纷纷通过短视频与直播提升非遗“曝光度”,推动非遗创意产品开辟“线上市场”。北京面人郎、扬州玉雕、孟村八极拳、广东剪纸、加牙藏族织毯、古琴艺术、活字印刷、手工制瓷、云锦织造、桑蚕丝织、京剧、珠算、皮影戏、木偶戏、针灸等传统非遗在短视频与直播间找到了大量“新观众”。</p>
<p> 因此,新媒体技术与平台不仅关注非遗老故事背后的内涵与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给非遗传承者带来经济效益,让非遗“老故事”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有效推动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p>
<p> (作者系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本文受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课题(2021KY0627)资助)</p>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