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现代剧《骄杨之恋》剧照
没想到小众的碗碗腔也能把红色大戏唱得如此荡气回肠,没想到一部舞台剧也能如此丰满厚实,更没想到能把戏唱得大开大合。在这么多没想到中,两个多小时内笔者的心一直被抓着,投入其中,随之跌宕。
秦人都是快人快语急性子。鸣锣后的第一幕,马上就演了一出觉醒的女学生舌战牧师的大戏。苦难的人们长期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上帝,却从来没法改变这样的悲惨命运。靠自己而不是靠上帝,靠斗争而不是靠祈祷,女学生们喊出“贵我以贵国”的主张,冲破教会校规,冲破封建传统,冲破黑暗势力,勇敢地上街游行,为纺纱女工募捐。剧中,杨开慧的觉醒,受到毛泽东的极大影响,基于共同信仰和追求的爱情,刻骨铭心,百折不挠。在种种干扰和诱惑下,杨开慧舍弃安逸和富贵,勇敢地选择了“一团火”似的毛泽东,走上了爱君更爱国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被迫抛家离子,上井冈山继续革命,杨开慧母子被敌人囚禁。孩子从来都是母亲的心头肉,杨开慧自身能经受住百般拷打,但怎能忍看孩子受折磨。黑暗让她在丈夫的事业、孩子的安危间难以抉择,叫天天不应,只好舍命护子,舍家为国。革命最终是要推翻旧制度,必然要和旧势力做你死我活的斗争,必然要有人付出生命。29岁的杨开慧为了她的理想,为了她的爱情,更为了她的国家,英勇地选择了牺牲,终于舍身以报国,实现了生命骄杨的璀璨绽放。这场红色大戏就这样以骄杨之恋为主题,用精彩的片段,集中展示了杨开慧从觉醒到革命、到牺牲的十年历程,也勾画出了所有革命献身者的精神轨迹。恋夫、恋子、恋家、恋国,这样的戏唱的是爱情,更唱的是革命精神,唱的是家国情怀。
把这样丰富、饱满又深刻的内容,架构在观众眼皮底下,还要能处处撩拨起众人的神经,引发共鸣,它的主创人员真是功夫了得。随着剧情的发展,在一直想看到伟人毛泽东的期盼中,我首先领略了编剧们的高妙。整个过程毛泽东不曾露面,这种未出现却能处处感受到的安排,反倒让杨开慧的爱情、精神、灵魂更好地被展示,也让观众更集中地体验杨开慧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台戏剧,当然主要靠演唱来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展示情怀。碗碗腔是比较委婉、幽雅、清新又抒情的一个剧种,恰好适合表现女性革命者特有的气质和风采。无论新觉醒时的轻松活泼,还是深爱中的如胶似漆,或者对孩子的柔肠寸断,碗碗腔的娓娓道来,都十分切合主人公的形象,切合剧情的表现包括观众接受的心理。当然,碗碗腔仍不失秦人的风骨,在面对敌人、面对生死时,它又能强烈地展现出革命者的大义凛然,唱出为女也刚的豪情万丈。这部戏的高妙之处还在于,总是在剧情和精神最需要的时候,用一首中国诗词和小调点题。比如,屈原那首《橘颂》,杜甫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毛泽东那首爱国又豪放的《沁园春·长沙》。在剧情和精神爆发的节骨眼上,对一个女性知识分子来说,只有这样大气磅礴又经典传神的诗词,才是绝佳的点睛之选。还有那首湖南小调,反复地吟唱,从希望和君在一起、永不分离,到期盼和君在一起、共担风险,再到打碎了生命也还想与君在一起的决绝与深情。只有这首从小就扎根在主人公心底的小调,才能无限地接近她的生命和心声,才能永恒地表达她的信仰和灵魂。特别是,她已经中枪之后,又坚毅地抬起头,轻吟了一句,最后表达了追随夫君的心愿,也表达了融入大地的情怀,让细若游丝的吟唱,把全剧推到最高潮,也把“骄杨之恋”最后升华起来。
作为舞台剧,是要直接在观众眼前表现的,这是最见功底、也最考验功夫的。李梅高跨度地扮演了女主角从19岁的绽放,到29岁时的陨落,从青春的觉醒、爱情的抗争、母爱的抉择、信仰的坚守到革命的牺牲,贯穿全剧,不离主线但又让各节戏不失角色和氛围;既要慷慨激昂地演唱,又要如泣如诉地表白,还要整篇大段地朗诵,更要简单明了地对白。两个多小时中,激情投入、全情表演、真情流露,真是一种高强度、高质量的创作和展现,全方位地撞击和吸引着观众的感觉,让大家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享受了一场华美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