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式双排弦踏板全转调箜篌、双排弦凤式踏板全转调箜篌、新十一孔笛、便携式拆装型民族大鼓、第五代次中音36簧笙……在第三十届中国国际乐器展上,2023首届中国民族改良乐器精品展示区集中展示的82件优秀的民族改良乐器,充分展现了民族乐器的无限可能。许多专业观众慕名而来,在这里一睹民族改良乐器(简称“乐改”)的现状,深入了解民族改良乐器的发展成果。
为了让“乐改”精神不断延伸,“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与发展论坛”日前在第三十届中国国际乐器展举办期间召开。该活动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乐器展览会组委会、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乐器(科技)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
看到展示出的优秀民族改良乐器大受观众欢迎,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朱新村对此十分感慨:“没有想到首次举办民族乐器改良系列活动受到如此关注。中国是乐器大国,但还不是乐器强国。举办‘中国民族改良乐器精品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本次活动开启了专家和乐器制造相互融合的良好机制。”
从“乐改”的现状到民族文化如何融入生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王鹏侃侃而谈。他希望能将民族器乐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给民族艺术留下想象空间,同时呼吁民族乐器改革要贴近百姓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助理、教授付晓东谈道:“乐器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把创新成果推广到大众中并非易事。乐器背后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要先守正,才有创新,否则所谓的革新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新的时代给民族乐器改良提出新的使命。对民族音乐历史有充分的了解,对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有预判,做出的乐器才具有守正之义。”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黄河兴奋地说,中国民族乐器改良一直在路上。黄河谈道,乐器厂家和音乐人是“鱼水关系”,以前院校教育与“乐改”没有太多的关系,民族音乐的教师也和“乐改”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现在情况开始变化了。越来越多的院校教师在参与民族乐器改良,这对乐器厂家来说是非常好的契机。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打击乐专业委员会会长王以东表示,在本次展览中可以看到,民族打击乐改良取得很大成果。民族器乐改良与教学、创作等息息相关。民族器乐教学也应涉及创作和对乐器的认知。希望明年乐器改革评选范围能更加广泛,让更多人参与到“乐改”精品评选活动中来。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会长杨守成深有体会地谈道:“当前笙的一些创新性作品很难被展示出来,原因涉及乐器演奏技术,而演奏技术又涉及乐器的制造。所以作品的推陈出新,对乐器制造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他希望,进一步规范乐器改良评比标准,从而让乐器改良评比更具信服力,而参与评选的“乐改人”从中也将有所收获。
百年民族乐器改良之路弹指一挥间,但这却是“乐改人”倾其一生的事业和追求。本次评审委员会组长韩宝强指出,乐器改良的道路充满了各种困难,但依然有一群人坚持不懈,同时取得了很多成绩,让人看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强。希望中国民族改良乐器精品展能够延续下去,推动民族乐器改良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