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蓝》:为国铸剑精神的生动诠释
作者:赵嘉琛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大国之蓝》的创编排演是西工大以戏剧教育涵养家国情怀、用艺术彰显薪火相传科学家精神时代特质的生动实践。各专业背景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在校学生通过观看、表演和创作等方式来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西北工业大学著名的“为国铸剑,隐姓埋名”雕塑,是西工大精神的具象化表达,凝结着西工大的立校之魂。日前,成功首演的西工大原创校园话剧《大国之蓝》用艺术的形式生动诠释了西工大人追求卓越、为国铸剑的精神。作品通过对西工大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的真实故事进行创造性地艺术加工,成功塑造了周文渊、冯至远、马达、章若楠等航海科技工作者群像,深刻阐释了他们潜心科研、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优秀校园戏剧作品,不仅具有文化艺术上的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剧中,二十世纪末,国防急需水下作战装备, 61岁刚从校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鱼雷专家周文渊院士被作为老同学的海军装备部副部长陈诚交付了一项秘密任务——研制某型鱼雷。周文渊跨学科组建水下航行器研究团队,邀请冯至远等各专业领域的青年才俊加入团队,先后克服国家没有立项、科研经费短缺、技术无例可循、合作企业难寻、家庭事业无法平衡、重要海试遇险等一个又一个困难,跨越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型号顺利列装部队实现了量产。周文渊在成功带领团队铸就国之重器、海防利剑的过程中为国育才,弘扬传承西工大学脉与精神,以家国情怀、治学风范和人格魅力感召着新一代科研人。以冯至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也逐渐成长为我国航海事业的中坚力量,并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这部话剧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情感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科技工作者,一群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国工匠形象在观众的心中活了起来,他们既是科研人又是老师,他们热情、执着、单纯,甚至理想主义得有点“傻”,每个角色独特的性格、背景和经历,也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既是团队成员又是一对恋人的齐乐业与章若楠分别一幕,“人说三十而立,我已经三十五了,没有多少机会试错了”,齐乐业面对压力与挑战选择退出团队去创业,章若楠呐喊:“我想做一只海鸥,在白帆张满的海上,在炙热滚烫的光里,迎着最烈的风,把汗水晒成盐撒向海浪……”

  站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现出不同的理想追求,齐乐业的知难而退与章若楠的坚守初心形成鲜明对比,当然这也为后来齐乐业创业成功后怀着对周文渊的愧疚和歉意策划出版周文渊传记的情节埋下伏笔,这些情感细节刻画使得故事更加丰满、真实、可信,也让观众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情和共鸣。

  区别于以往的科学家传记话剧,该剧构思精巧,采用了“为周文渊院士写传记”的叙事形式,以年轻女记者安妮采访周文渊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故事。这种倒叙回忆的非线性“戏中戏”方式扩展了叙事时空,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很多悬念和不确定性,需要观众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随时跟进剧情的发展。因为要在安妮采访出书的故事中讲述周文渊团队科研育人的故事,这种回忆与现实的双线交错使得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会有一种独特的沉浸感与抽离感,从而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如安妮若隐若现的身世之谜,吸引着观众去探究“安妮到底是谁?为什么对一位老科学家的人生故事感兴趣?”“这样一本科学家传记,怎么会找一个女孩来写?”“为什么周文渊讲到被海上守岛夫妻所救时,她会如此激动?”随着对周文渊的采访一步步深入,回忆一幕幕呈现,周文渊的故事和安妮的故事逐渐交汇,悬念也逐渐解开,原来安妮就是海军装备部副部长的孙女、守岛哨兵夫妻的女儿,主线故事和副线故事巧妙地结合让整个故事情节更富有张力,也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同时,“戏中戏”也给了导演和演员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剧情和角色的发展,在表演上也需要更多的技巧和功底来表现不同时间点的情感和状态。事实也正如此,剧中安妮以纪实文学需要艺术创作为由,虚构了科研团队与合作工厂工人因实验失败发生肢体冲突并在舞台上呈现出来,后周文渊回忆并否认其真实存在,就是用“戏中戏”虚构矛盾冲突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剧情的紧张感和吸引力,让观众感受到紧张气氛的同时,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观剧体验感参与感。

  戏剧艺术之所以备受观众喜爱,因为它是一种充满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其美感来自内容与形式的交融,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大国之蓝》全剧不分场次,以《开局维艰》《云南印象》《娘子军团》《大国之蓝》《青出于蓝》等剧目为时序,讲述周文渊院士带领科研团队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经历。这部话剧舞美设计虽然简单,但是更能突出人物和情节,让观众更加专注于剧情本身。舞台上的一个旋转台、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台阶,在流畅的明暗切换和多媒体投影下,通过不同的布置和排列,成功地营造出各种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音乐配乐非常出色,正所谓“无曲不成戏”,戏剧音乐是增强戏剧情节、表现角色情感的重要手段。该剧配乐为剧情的推动和情感的表达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衬托,不仅贴合情境和角色的氛围,而且在剧情高潮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全剧尾声阶段,在科研团队集体走上军舰甲板的场景中,高亢激昂的音效渲染使得观众的心情随之波动,仿佛真的跟随他们一起走向了广阔的蔚蓝深海,成功地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让观众深入体验到戏剧艺术的内涵和魅力。

  一部话剧,就是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校园戏剧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校独有的特色文化,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话剧《大国之蓝》的创编排演是西工大以戏剧教育涵养家国情怀、用艺术彰显薪火相传科学家精神时代特质的生动实践。各专业背景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在校学生通过观看、表演和创作等方式来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戏剧艺术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必将日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审美教育和社会美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