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讲座教授许倬云,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尼尔·里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史教授斯拉瓦·格罗维奇,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谐实践讲座教授大卫·卡德曼,设计史学者、策展人威廉·迈尔斯……看着这样的嘉宾阵容,你一定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论坛?是关于传媒的?历史的?建筑的?数学的?——其实是海外的多领域专家为中国的“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汇聚在一起。
近日,由中央美院主办的2023“未·未来”国际教育论坛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该论坛始于2017年,集合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学、艺术及设计等领域中的优秀学者、科技实验者、未来预测者、设计研究者、社会学者、商界领导者分享前沿思想,探究创新思维,启蒙未来智慧。
本届论坛主题为“超越未见”,即探讨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中国之路,以及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未来设计教育如何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多类型领域进行广泛的学科交叉,并面向区域特色的学科提出建设方法和方案。论坛包括主旨论坛、学科研讨、多边讨论、系列展览和开放课堂等内容,其中,主旨论坛以教育革命、人才培养、生态响应、艺术科学、未来福祉、创新赛道为分主题,通过全球对话,在信息社会、科技创新、文化多元的图景和语境下提出新的方向、方法和方案,激发面向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与超越未见的艺术设计教育思维。
一场面向未来的“学习革命”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以“超越未见”的视角去想象和建构未来的艺术教育、艺术设计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加快提质创新,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结合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视频致辞中讲道。吴岩认为,“新文科”建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要聚焦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文科教育发展新格局,引领推动理念、标准、内容、模式、技术、方法、评价等全方位全要素改革,努力培养未来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他提出要“强化价值引领”“深化交叉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要革新设计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用数字技术构建现代艺术教育新体系和艺术创作新路径,掀起一场面向未来的“学习革命”。
何为“未·未来”?第一个“未”字有怎样的深意?据主办方介绍,这个“未”是未见、未知的意思。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以“教育是一种远见”为主题,谈及“超越未见,如何达到远见”“超越未见,如何可能”“如何在教育中注入未来远见”“如何在教育中注入美学远见” 4个方面。他认为,新文科建设既要在传统学科中焕发新动力,更要把设计学科的改革作为整个学科结构建构的前沿来推动。“未来教育要立足时代命题、国家责任,把审视教育作为构建时代动力的价值基础和主体价值属性,通过认知动力、决策动力和价值动力,对时代进行认识与洞见,面对、处理甚至超越时代的复杂性”。就美术教育而言,他提出“以技术远见促成学科创新与新知识,以社会远见推动师生走向社会发展的各个现场,以文化远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科学的颠覆,重新审视“人”的概念
“知识的扩展、科学的颠覆、生活的困惑共存在于这个变化极大的世界,引得人们惶恐难安。”许倬云认为,在“天人之际”,作为“无穷之大”中的“无穷之小”,我们渺小而无助;在“群己之际”,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我们无以慰藉;在“内心世界”,在情和理的世界,我们是否还存有坚定的批判与抉择。“环境如此,我们必须面对,在重重阻难中时时刻刻寻觅前行。在情趣与智慧、解放与说破、自由与失望中找到舒适与平衡,从苦难中解放出洒脱与豁达,不沉溺于自我的小世界”。
近年来,科技以超乎人类想象的速度更新迭代,其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成为全球关注、讨论的焦点。一边是积极的态度,一边是消极的态度。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未来?论坛嘉宾各抒己见。
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情感,凯文·凯利给出回应。他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关系分为4种模式,来探讨人工智能的复杂程度和完整性,他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辅助工具和合作伙伴,在未来需要与人类共同协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完成工作。“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类成为更好的人”,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对人工智能的态度积极、乐观,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多种路径、多种未来,其本身并不是为了要像人,更不是为了替代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依然来自人类本身。他强调,在颠覆性技术变革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ChatGPT的出现与发展,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的概念。
华大集团CEO尹烨希望能把爱和伦理植入最开始的人工智能开发中:“在科技发展速率呈指数型增长的当代,我们需要拥抱技术,但却不能被技术裹挟。没有科技的人文或许是愚昧的,但是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尼尔·里奇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未来设计教学、建筑行业的影响,并表示了担忧,人工智能也可能挑战传统观念并导致设计师失业。但即便如此,他认为教育界未来真正的挑战是鼓励学生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而不是禁止它的使用。
斯拉瓦·格罗维奇列举了诸多人类与机器的隐喻关系,他认为人机隐喻已成为一个在工程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不断流动的要素。生物体被技术术语所描述,同时技术设备模仿着人体机能,由此,基于新技术感知的身体机制再次诱生新的机器。经由如此循环,人机隐喻被不断地扭转、深化而螺旋上升。可见,有机体与机械体无法被简单地两分,两者之间的斗争实则是人机隐喻的斗争,而艺术与设计正辅助我们感知隐喻的升维,摒旧创新。
设计的社会性和多样性
今天的设计不只是设计,而是一切可能。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提出,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设计关注的对象更加广泛,信息设计、交互设计、智能设计、生态设计、服务设计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展。设计作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与现在的大数据、5G、虚拟现实技术、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息息相关。“数字时代的设计之问”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和多样性的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去思考、去回答。
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社会设计”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在实践中将在地的乡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内涵进行有机整合,推动社会参与式的改造。这也是当今社会设计学科发展的实践路径。”“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讲道。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认为,艺术赋能已经成为一种更好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和社会创新的变革性手段。设计领域正寻求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与乡村美育之中,将多学科的知识作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
广州美院院长范勃介绍了“湾区艺术创新系统”,该系统是广州美院基于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以及广东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开启的新发展路径,是社会创新大系统的重要环节。它包括社会技术创新、艺术科技产业、艺术城乡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生活、视觉文化传播6个动态创新集群。“每个创新集群因需求导向而形成兼具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独立体,集群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动态融汇,因集群间的张力而形成了系统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