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在舞台和讲台间荡漾

——专访次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孙媛媛
栏目:艺苑百花
作者:本报记者 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有媒体盛赞孙媛媛的演唱:“漂亮的嗓音,流畅的表达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一下子抓住了全场观众的心。用丝绸般光滑润泽的音色来形容她的歌声最为贴切。”我们的访谈就在这样光滑润泽的音色中,在北京鼓楼旁的一座阳光房里,持续了三个小时,丝毫没有倦意。

  作为一名歌唱家,孙媛媛认为艺术是需要天赋的。舞台艺术不仅心里要有感悟,还要能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最后还能够回到内心,不断自学、自修、自练。当聆听完她从北京到巴黎、从“殿堂的舞台”到“天地的舞台”、从歌唱家到声乐教授的成长之路,记者突然理解了“艺术天赋”的深意——她身上那股因为热爱而永不松懈、锲而不舍的“劲儿”,应该是一种更加难能可贵的“艺术天赋”吧。在孙媛媛看来,“从艺和做人息息相关。一个人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他/她的艺术格局就有多大。”她性格中的纯粹、要强、执着、自律、谦逊、豁达,已经融合在她的艺术世界里。

孙媛媛与恩师郭淑珍教授合影

  1、从北京到巴黎的求学之路

  “当从法国留学回来,我感觉不仅对声乐艺术的认知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同时更加懂得一个成熟的人如何面对孤独,人变得更坚强了。”

  中国艺术报:在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前一年,也就是1989年,您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歌手比赛女生组第一名,这次比赛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孙媛媛: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时候我17岁,还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孩子”。印象中,当时吉林省一共选送了5个人,由吉林省宣传部指派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老师带队,我们一行10人去天津参加了这次比赛。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任何压力,想着就去长长见识,没想到这次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

  比赛时我唱的是《古老的歌》和《我爱你中国》,发挥得很正常。当组委会宣布第一名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都不太敢相信,心中惊喜不已。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寇家伦老师是那场比赛的评委,赛后他特意找到我说:“你有这样的天赋,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可以去考中央音乐学院。”有了他的鼓励,后来我真的“两眼一抹黑”地跑到北京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考试,并最终被顺利录取。从此我的人生就和中央音乐学院密不可分了。

  中国艺术报:都说学艺术需要“童子功”,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吗?

  孙媛媛:培养艺术爱好,从小的家庭氛围很重要。我父母都是长春光学机械研究所的干部,他们没有特别的艺术爱好,但当他们发现我对音乐的兴趣后,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尽力培养我。记得第一次登台时,我才5岁。后来,我代表父母单位参加在长春体育馆的艺术活动,随后长春市少年宫的老师就找到我们学校,希望我到少年宫学习音乐。少年宫的学习经历让我有了更多舞台历练的机会,早期的表演经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面对不同环境调整歌唱状态的能力,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少年时代的舞台自信。

  记得12岁那年的冬天,长春下着大雪,积雪已经过了膝。那时我每周日上午去少年宫上声乐课,我妈妈说下这么大的雪就别去了。我说得去,不能旷课,也不能迟到,万一今天有什么知识我没学到,那我就没有时间去补了。妈妈当时形容我,“一个12岁的小人儿打着一把家里的大黑伞出门了”。她就站在窗口,看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公交车站走。后来妈妈常说起这件事给她心里带来很大触动,她相信女儿内心有了热爱执着的那股子“劲儿”,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中国艺术报: 1990年,您正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学习,有幸师从歌唱家郭淑珍教授,能说说你们的师生情缘吗?

  孙媛媛:中央音乐学院有很多知识渊博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郭淑珍老师更是“大先生” 。我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跟随郭老师学习专业。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最初对郭淑珍老师的印象就是“厉害”,但是我后来慢慢就发现她的“厉害”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专业钻研精神的培养方面。郭淑珍老师在艺术上一丝不苟、从不懈怠,在生活上严格自律、朴实无华,她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她的学生。现在她已经96岁高龄了,还每天坚持读报纸、看新闻,打电话时还嘱咐我们要不断学习、钻研专业。郭老师一直十分注重从艺与做人的统一,是德艺双馨、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和师长,让我受益终生。

  中国艺术报:您曾被教育部公派到法国学习,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学成归来。这段国外求学经历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孙媛媛:2004年至2007年,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被教育部公派到法国留学,到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学习。出国之前我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并留校任教了,这段留学经历对我来讲十分宝贵。

  作为中国学生要去融入国外歌剧的学习环境,开始外国同行心里还是有所排斥的,除非他们对你的专业有绝对的认可,才会给予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因此,我督促自己努力加强专业学习、拼命练习,最终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不仅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法国高等歌剧艺术表演硕士学位,同时还取得高等演奏硕士学位,并在巴黎国家教会语言学院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法语高级语音》《法国歌曲研究》《法语舞台戏剧语言》3项课程的结业证书。法国留学的3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世界歌剧专业的科学训练方法与艺术审美的追求有了更宽广的了解,对原来在国内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方法理解更深刻、更立体、更通透了。

  在这3年的留学经历中,还有另一个收获就是学会了更好地管理自己,调整好自己去面对孤独。在异国他乡,我从零开始,作为一个“成人婴儿”重新认知新环境,最终发现还是要通过不断学习和丰富内心世界来战胜孤独。当时我访学的学校一周就只安排一次课学习,如果想多学课程,就要自己额外付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获得更多专业知识,我就把公派留学国家给的费用和家人支持的费用合理分配——大部分作为课费,少部分为生活费,其余的用于看演出。我几乎用双脚丈量了巴黎的博物馆,从国立博物馆到市立博物馆,从街道博物馆到私人博物馆。所以,当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时候,我不仅对声乐艺术的认知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同时更加懂得一个成熟的人如何面对孤独,人变得更坚强了。

讲台上教书育人的孙媛媛

  2、从“殿堂”到“自然”的舞台体验

  “歌剧演出以殿堂式舞台为主,仪式感、价值感和归宿感都比较强。但当我们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风吹雨淋等特殊环境下把歌声带给大家,内心的那种充盈和温暖也是十分美妙的。”

  中国艺术报:您留学归来之后,作为青年歌唱家参加了不少国内外的舞台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收获了不少荣誉,请您谈一谈对艺术舞台的理解。

  孙媛媛:作为一名舞台演员,要始终保持一颗对舞台的敬畏之心,做到对每一次舞台演出负责,因为舞台艺术的呈现每次都是现场直播。这一点,国内外同行前辈给了我们很多教导。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莱奥·努奇,他在一次采访的时候说:“《弄臣》里的这个角色我已经演了1000场,虽然已经获得了无数次的成功,但是我每次在演角色的时候,我就想着第一次登台我对它准备的所有过程。”他的这段话对我触动特别大,真正的艺术家对舞台应该有敬畏之心、虔诚之心。舞台就是演员心中的天。在歌剧舞台演出中,即便自己的角色准备得再充分,跟乐队的每一个细节合作、演员之间的每一次配合都已经驾轻就熟,仍然还是要保持艺术初心,以每一次演出都是第一次的心态,用优质的演出回报观众和社会。

  中国艺术报:一位优秀的艺术家的成长通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您从艺路上有没有记忆特别深刻的低谷时期,您是怎么度过的?

  孙媛媛:有的。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都不愿意回忆,但是我会把我这段经历讲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和力量。事情发生在2000年,我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我记得特别深刻,头两轮比赛我发挥得很好,在最后一轮比赛之前,大家都觉得如果不出意外,拿冠军基本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但是最后一轮比赛,我没有调整好,在乐队收之前的最后一声,我的声音出现瑕疵,破音了,我与第一名失之交臂。当时我脑子空白了10分钟,我都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下舞台的,心情一下从云端掉落到地上。就因为这件事,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低谷,觉得在业内关注度最高的国际声乐比赛中“丢了人”。

  后来郭淑珍老师找到我,依旧非常“厉害”地说:“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你不能就这么趴下,你得给我振作起来!”我说老师我不想比了,虽然我热爱它,但是您让我缓缓。郭老师说:“缓什么缓,赶快准备好!这次只是证明你没有控制好,并不能否定你的歌唱能力。”郭老师的鼓励让我顺利渡过了心理关,重新树立起了专业信心,继续踏踏实实学习专业。经过这件事情,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名好老师不仅会陪学生去面对荣誉,也陪伴学生面对人生低谷。后来我把这个经历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教材讲给我的学生,希望他们遇到类似落差的时候,要学会调整自己,重新去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其实也是另外一种学习,能磨练出一种乐观和豁达。

  中国艺术报:在您的演出经历中,有哪几次是印象最深刻的?能讲讲背后的故事吗?

  孙媛媛:在歌剧演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的表演。这部戏也是当时中央音乐学院众多歌剧训练排演剧目中的一部重头戏,我饰演的角色是公主安奈瑞斯。从歌剧角色的学习、磨合到最后完整呈现,每一阶段都需要用心揣摩,特别锻炼个人能力。因为歌剧的很多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如果仅仅是把音色唱美、语言唱准确,对人物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仔细琢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角色心理。特别是在对西方歌剧的角色理解上,东西方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在合作中互相适应,最终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

  歌剧演出以殿堂式舞台为主,仪式感、价值感和归宿感都比较强。但当我们真正走进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风吹雨淋等特殊环境下把歌声带给大家,内心的那种充盈和温暖也是十分美妙的。这些年,我曾多次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艺术家一起走进南水北调工程工地,走进艰苦的贵州大山里,走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在大自然的舞台上演唱。我们站在“土坷垃”里去唱,顶着雨去唱,演出虽然条件艰苦,但我的内心是富足的,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走到老百姓身边,用歌声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的内心也感到十分满足和光荣。

  还有一次我跟随节目组走进“蛟龙号”,当时演唱的是《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当走进舱体内,我由衷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演唱时那种力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如前辈艺术家经常教导我们时所说——艺术创作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切身的生命体验。只有经历那些真实的感动,在艺术表现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声情并茂。

  孙媛媛在与贵州省榕江县结对帮扶文艺志愿服务中,为学生们演唱《我爱你中国》

  3、从舞台到讲台的角色转换

  “越是在好的环境下,越是要学会去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孤芳自赏。艺术的人生要不断地自学、自修、自练,慢慢让自己成为能经得住考验的真材实料,不管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讲台上。”

  中国艺术报:从法国留学回来后,您回到母校当老师,把所学所思传授给更多学生。您在声乐教学上有哪些独到的心得?

  孙媛媛:“无德无以为师”,我很深刻的一个感受是做老师是“良心活”,不能只是从“术”的层面培养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领悟从事艺术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明白艺术之“道”。学习艺术专业,最终并不是为了拿它养家糊口或者争名逐利,而是真正作为一种人生的热爱,通过自己的专业去服务更多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而且越是在好的环境下,越是要学会去反思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孤芳自赏。艺术的人生要不断地自学、自修、自练,慢慢让自己成为能经得住考验的真材实料,不管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讲台上。我经常和学生交流,从艺和做人息息相关。一个人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艺术格局就有多大,此谓“德艺双馨,德在艺先”。

  从事艺术必须要执着。我经常和学生们讲,我们都不是天才的艺术家,只有敢于经历和面对各种失败,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训练,最终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创造力的艺术工作者。锲而不舍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必备的精神气质。其实声乐歌剧是很难学的专业。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从业者除了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东西方文化审美的异同外,还必须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逻辑和艺术感觉,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舞台表现能力找到突破口,在舞台上形成自己为这个时代和人民大众服务的价值支撑。所以,这些年我在培养学生时,除了专业训练之外,也时刻提醒他们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艺术工作者,要胸怀我们这个时代和人民大众的艺术需求,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艺术报:除了学院的常规教学外,您还在社会声乐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孙媛媛:是的,声乐人才的培养除了学校教育外,社会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途径。2018年,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国家艺术基金歌剧演唱人才培养项目,没想到申请成功了。这是国家艺术基金第一次资助歌剧人才培养。当时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担任项目负责人,我心里还是很有压力的。幸运的是,这个项目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的大力支持,他说:“你放手去做,学院会全力支持你!”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

  这个项目我邀请了国内外优秀专家授课,他们把丰富的经验、一手的资料、积累的艺术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项目在全国选拔了30名在演出一线工作的优秀学员,他们带着各自对专业领域的不同见地相互交流,尤显可贵。最后成果汇报一共演出了4部歌剧作品,除了歌剧《图兰朵》是全剧之外,还有德语的《玫瑰骑士》《蝙蝠》、法语的《采珠人》片段,以及中国作品汇报。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学习既是一次专业知识的结构更新,更是一次专业的交流切磋。项目成果得到业内专家和结项评审的高度评价。后来这些学员中有很多成为全国各地歌剧院团的骨干,还有好几位获得了中国音乐金钟奖。后来我和很多学员在其他活动中再次相遇,发现他们的履历上写着“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学员”,让我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经了解,很多学员回到地方都成立了歌剧社、歌剧中心,有些已经在地方音乐院校当上了院长,他们的成长为中国未来声乐歌剧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艺术报:您的科研成果《中西声乐艺术的融通与回归——兼论西洋美声唱法如何演绎中国作品》一文发表后,不仅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还被评为“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在业界引起很大关注。对于这个成果,您自己怎么看?

  孙媛媛:这篇文章作为特稿发表在2020年《中国文艺评论》第五期上,之后还不断被各大报刊网络转载,得到不少同行的认可,我感到很幸运,也有些意外。这篇文章算是我对自己多年来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学的是西洋美声唱法,随着艺术实践的增多,在唱中国作品、中国古诗词、中国艺术歌曲、中国民歌作品的时候,我领悟到不应该被唱法本身所约束。用美声的歌唱方法演绎,也同样受到观众和同行的认可和喜爱。这其中的理论根基,就是我这篇文章想重点说清楚的问题。如何做到“洋为中用”,把美声唱法更好地运用到我们本民族的艺术作品创作和表演中,值得我们一代代声乐艺术工作者和教育者继续思考和探索。

  在研究中,我发现舞台艺术是相通的。中国戏曲艺术真是博大精深,中国戏曲中很多的讲究要比西洋歌剧更需要功底。中国戏曲看起来好像就是唱念做打,但是在舞台的虚拟化、无实物表现等方面特别考验演员的功力。在艺术语言、舞台表演、表现形式、人物的刻画等方面,其实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中国民歌有很多共通之处,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努力打通中西、融会贯通。

  中国艺术报:人才是歌剧艺术发展的关键。作为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管理者,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孙媛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坚实的人才支撑,需要人才良性成长的文化土壤。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门综合舞台艺术。一部优秀的歌剧要有效呈现,需要各方面资源的支持,从创作到表演,从乐团到舞台,从剧场到观众,都需要多方整合,当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中国歌剧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体系,从《白毛女》到《沂蒙山》,再到近期的《周恩来》《运河谣》,都是用歌剧的形式来呈现中华文化、展现时代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但是客观地说,中国歌剧的土壤还不够丰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耐心去培养人才和市场。当然歌剧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艺术精神的传承是首要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艺术精华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丢掉或者打折扣了。艺术教育更多采用的是言传身教的方式,讲究一代一代往下传。老一辈把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进行的艺术理解和表达传到我们这里,需要我们这代人认真消化吸收并发扬光大,并想办法传递给我们的后来人。同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审美,展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风貌新气象。

  2022年,我很荣幸地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主任,参与到系里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和班子成员一道,把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和舞台实践合理规划;既团结带领同仁们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将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相结合,根据本、硕、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增强全系师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巩固和提升我系在全国同行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这些都是我需要不断思考的大课题。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师岗位上,要活到老学到老,很多事情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干。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会把自己喜爱的歌唱艺术融入我的生命,向敬重的前辈们学习,在声乐艺术的舞台和讲台上潜心耕耘、发光发热,为祖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