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新编历史淮剧《范公堤》首次上演,已经过去一年多。一年多的时间里,这部剧在改中演、演中改,从舞台呈现到内涵外延,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日前,《范公堤》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计划于3月30至31日在京演出。目前来看,《范公堤》实现了三个层面的古今对话。我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传统艺术门类的每一步发展,实际上都在与自身的历史进行交流对话。因为历史时期的不同,有时是认可与继承,有时是否认与颠覆,在二者交织的过程中,艺术得以发展。
《范公堤》实现的第一个古今对话是文本上的。范仲淹没去洞庭湖而写就千古雄文《岳阳楼记》的掌故,给历史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而范仲淹、滕子京在盐城修筑捍海堤堰的历史,以及当地人民对之的怀念,使作者找到了创作的灵感。这个灵感,也为文学史上的这一千古疑问提供了一种想象:范仲淹笔下“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洞庭湖,或许就是他记忆中的黄海潮。于是在整场戏的开幕中,迈入晚年的范仲淹与滕子京遥想当年,同榜进士、同地为官、同时被贬的经历,让他们面对波澜不惊的洞庭湖,胸中却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怎不似黄海?怎不似海潮?”在那里,有着他们年轻的岁月、青春的印记、人生的追求……全剧自此立了起来。
第二个古今对话是戏曲层面的。改革开放以来,淮剧的创作主要集中在现代戏上。诸如《奇婚记》《太阳花》《十品村官》《祥林嫂》《小镇》等影响力较大的剧目,都是现代戏。现代戏的好处显而易见,贴生活近、靠观众近,塑造人物也有便利之处。这也导致部分院团只擅长现代戏,古装戏反而成了弱项。然而,古装戏不仅有繁文缛节,还有传统戏曲的程式。只演现代戏,就意味着与自身的传统失去联系。没了根脉,是走不远的。创排《范公堤》的江苏省淮剧团,也是以现代戏见长。但在排演现代戏的同时,该团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的继承和重塑,这在舞台上显得尤为突出。演员保持着传统的程式,但节奏明显加快。程式,就是标准。时代变了,标准当然要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不改其魅力所在。在《范公堤》的舞台上,与自身传统的古今对话,是继承的,也是现代的。
第三个古今对话是精神层面的。这是《范公堤》最大的魅力所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和抱负追求,时至今日依然光辉灿烂昭示后人。但对“忧乐精神”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付出的。剧中,范仲淹、滕子京和张纶三人有着共同的理想,但在面对接踵而来的困难和压力时,三人表现得各不相同。最终坚持到底一以贯之的,只有范仲淹。而他的坚持,进而感染了他人、形成合力,最终筑成范公堤,也筑就了人民心中的丰碑。这个丰碑,曾经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曾经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曾经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今天,它叫“以人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