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勇者无疆》剧本创作研讨会举行,专家指出——
以小见大,
展现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的精神光芒
栏目:艺林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勇者无疆》讲述了1951年联合国军与韩军发动攻势,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防御,志愿军47军141师战士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献出生命的感人故事。由中国影协指导,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和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主办的电影《勇者无疆》剧本创作研讨会日前在京举办。闫少非、仲呈祥、童刚、张思涛、尹鸿、向云驹、唐科、张德祥、赵卫防、戴清、叶宁、宋智勤、张弛、田园等业界专家学者,与肖凌之、欧阳文风、刘开云、郭佳、胡忠威、周晔、周红、陈秋志等湖南省、娄底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深入研讨了该影片文学剧本的艺术特色与未来的改进方向。

  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表示,电影《勇者无疆》文学剧本主题深刻、鲜明,人物塑造生动、典型,罗盛教是“最可爱的人”的优秀代表,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都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他认为,《勇者无疆》的电影文学剧本其实并不好写,如何增强故事的纵深感、人物命运的厚重感和叙事手法的悬念感,是摆在主创团队面前的难题,希望未来主创在改进剧本的过程中,能够让表意更加集中、叙事更加凝练、人物更加突出、故事更加连贯。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童刚认为,《勇者无疆》应拍摄成一部以小见大的影片,用小故事表现大主题,通过平凡的小事件展示罗盛教的不平凡之处;同时,影片要做到以情动人,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前提下,尽可能彰显罗盛教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他的祖国情、家乡情、战友情。

  在中国影协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在当下拍摄罗盛教题材的电影,虽然讲述的是历史往事,但放置于如今的国际形势中,却别有一番现实意义。电影《勇者无疆》文学剧本并没有以过度戏剧性的结构方式去表现罗盛教的一生,而是将罗盛教的一系列真实事迹有机地串联进故事中,结构比较自然。创作者面对种种困难,努力将主人公形象塑造得更加生动,为英雄人物赋予真实可信的人格魅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认为,与集中表现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相比,《勇者无疆》应更多地展现罗盛教身上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影片彰显自身特色的一种有效手段。他表示,影片应当聚焦这场战争为中朝两国人民之间感情带来的变化,凸显罗盛教“保卫朝鲜人民就是保卫祖国人民”的理念与精神。

  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张思涛表示,电影《勇者无疆》文学剧本塑造了一个立体、生动的主人公形象,同时也通过对罗盛教周围战友的刻画,成功勾勒了一个志愿军团体的群像。影片着重表现罗盛教生命最后5年的故事,采用顺时叙事的结构,基本涉及了这位英雄的主要事迹,而剧本中几段梦境叙事的段落,虽然突破了传统英雄人物传记片的常规创作手段,但与整部影片的风格并不十分协调,还有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