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
栏目:观察
作者:陈燕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各个阶段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育改革涉及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而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具有相应的技能素养。在幼儿教育中,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肢体协调能力,启发儿童智力和挖掘潜能,这当中幼儿教师的舞蹈素养尤为重要。因此,舞蹈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艺术素养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对于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索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明确学生定位,使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教育目标。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为:首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民族舞的相关内容。高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一批专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幼儿教师,满足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大多以幼儿舞蹈为主,教学生学习儿童舞蹈的编排创作,缺乏民间舞等专业舞蹈的学习,再加上这些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老套,难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参与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热情,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的舞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无法与幼儿教学工作实际相衔接,无法达到专业课程设置目标。

  其次,教学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专业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培养体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大多是由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舞蹈教师进行讲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些教师大多采取模仿示范的方式进行舞蹈动作的教学,由教师对舞蹈动作一一分解并做示范,继之让学生模仿学习与训练,这样的舞蹈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舞蹈教学手段单一,仅仅采取简单的模仿教学,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创造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幼儿教育工作中舞蹈动作的创新编排能力。

  第三,教学评价方式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内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但是,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方式没有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仍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通过学生表演一段舞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进行全面把握,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对于舞蹈教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对学生一学期舞蹈课程学习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另一方面也要对教师本学期的教学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方式的作用。

  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三种优化路径

  鉴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优化路径显得十分必要,这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在以幼儿舞蹈为主的同时加入民间舞的教学。高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过于注重幼儿舞蹈教学,没有民间舞的学习,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开展民间舞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与艺术素养,也能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也就是说高职学前舞蹈教学要适应行业,还要高于行业。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不断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课程。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增加民间舞的教学内容,由于民间舞专业性强,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舞蹈能力提升,为以后的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足够的课程量来支撑,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课时量较少,阻碍了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因此,要合理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与舞蹈课程之间的设置比例,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保证舞蹈课程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第二,推动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更好地实现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而教学手段多样化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因此,要寻求多种途径进一步推动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了解吸收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自身对教育的认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积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创新教学,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其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氛围。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进行创新性情景教学,结合儿童舞蹈和民间舞蹈的特点设计合适的场景,如规定使用特定节奏的歌曲或者限定特定的地点,使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完成合适的舞蹈动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第三,制定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筛选出教师团队中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妥善进行教学安排,因此,要针对当前教学体系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更加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要不断完善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改变以往仅由教师这一单一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现象,采取多主体进行学习考察,并在期末作出评价,还要丰富考察内容,不能仅仅通过“期末一支舞”来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对学生本学期舞蹈专业知识进行考查,同时也要采取即兴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方式。要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能力测评,检验教师是否拥有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和专业能力考查,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师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并且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保证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顺利进行。

  (作者系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