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审美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契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工作的论述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文化自信自强时,要求文艺工作者务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关于文化工作的论述,厘清、摆正以及处理好艺术创作者与受众的欣赏尺度,清醒、理性、恰好地认知、把握受众审美心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彰显强大力量,有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价值与积极意义。笔者曾受中国曲协等部门之约,参与了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的编著,为此阅读、整理了与其相关数以千计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艺谚艺诀,从而愈发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贯穿于中国艺术成长、发展的过程,且在数千年艺术创造者的艺术实践与其受众的磨合中,衍生出“不隔语,不隔音,更要紧的是不隔心”“一方水土一方人,惟有乡曲最赢人”等创新思维与理念。
结合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工作的论述的体会,愈发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即只有对欣赏受众“定位”富有清醒认知,懂得受众为何而来,才会比较好地处理、把握好如何为受众以及怎样与受众结缘的方向与方法,它们是我们今天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前提与必须条件。站在民族文化自信的视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从来都具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受众意识。文化历史的记载上,素有“观众是衣食父母”“观众是神仙”等尊重、适应受众的观念。时过境迁,曾对艺谚“不隔语,不隔音,更要紧的是不隔心”做了这样的诠释:演员与观众“一不是主婢关系,不把观众当作上帝来叩拜;二不是师生关系,不把观众当作学生来训教”,而是要“把观众当作自己的知心知音的亲友,在多年的演出过程中,既适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又提高观众的审美趣味”,“把观众当作合作者,整个演出过程是‘我’与‘你’十分默契的共同创造的过程。”不隔语就是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自然亲切,字字入耳,句句动心;不隔音就是曲调、演唱要为大众百姓所喜闻乐见,要与观众的欣赏习惯统一、协调;更要紧的是不隔心,就是要了解、懂得观众审美心理、情趣的变化,保持彼此心灵、情感交流的通畅。简而言之,审美追求的不是灌输而是启蒙,不是征服而是唤醒;是情感与心灵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艺术依附的“皮”最终并不是其“声音”“画面”“技巧”,而是它与大众百姓的真情实感。
中国文学艺术重视、强调受众的审美习性,将之视为“知音”与“朋友”的观念让我有了如下认知:
与受众交朋友必须心真诚。真诚厌恶迎合,把艺术当成“买卖”“生意”的小贩思维是从事艺术的天敌;真诚并非刻意,远离自然的拔苗助长,只能蒙蔽一时,而迟早会被受众抛弃;真诚不是卖弄,炫技与情感的真诚并无直接联系。中华民族艺术形式大多都离不开受众的欣赏,许多舞台艺术甚至是(创造者)演员演出与现场受众共同完成、创造的。诸如书画、诗歌等起源于自娱自乐,一旦成为艺术,即使“曲高和寡”,也离不开受众的参与。因为富有或重视“交流价值”,所以“雅俗共赏”成为中国式艺术审美的一种标准。“己所不欲”中的“己”,当然不是一种虚伪或刻意,而是自然地发自心底、表里如一。这些年,作为一名从事民族说唱艺术形式的作者与评论者,在发表的诸多作品、评论、演讲中,始终呼唤、强调“艺术美文”是创作者综合审美素养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之“果”。“不隔语,不隔音,最要紧的是不隔心”,是中国大众百姓对优秀文艺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文艺工作者,必须具备虚心、谦恭向生活、向大众学习的主动与真诚,才可能不负伟大时代赐予的使命与担当。
与受众做朋友应以情互动。艺术创作者与受众的情感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共鸣,这是艺术佳作的一个鲜明特征。实现于此,艺术创作者必须具备清晰的认知,首先追求情感互动需要魅力,所谓“适应是为了征服”,即不可用“消极”或“三俗”去迎合或取代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性;其次抵达情感互动厌恶高深,要在人们“喜闻乐见”上动脑筋、下功夫;接下来,实现情感互动贵在自然,即需要对受众的审美、喜好了如指掌,乃至彼此和谐。明末清初的戏剧家李渔曾言:“‘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毋庸置疑,传奇性是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共性。它们好就好在不是为传奇而传奇,为曲折而曲折,从而比较巧妙地将故事之传奇性、曲折性与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及其表现人性的复杂、多面、深刻等融为一体。我曾写过这样的“读后感”:优秀的中华文学艺术作品多是以“常人”为本。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老百姓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家长里短的典型化、多向情感的人性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化,及其社会问题的深刻化等,皆是它的价值体现,无一不在“大多数人”最热心、最关注,能够切身体验或踮起脚可以触摸到的“人情物理”之中。即使叙述的是陈年往事,却懂得千方百计、下最大气力去把握、演绎人物内在的情感规律。它用被广大受众关注、欢迎的事实证明,对人性与人情感世界的探索,完全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能够适应并牵动他们长久的注意力与关切度,从而使作品落地生根,获得久远的生命力。
与受众成朋友需要爱结缘。与受众成为朋友当然应该相互结缘而走向久远,只是“结缘”并非容易。我理解,首先结缘必须道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次结缘美于彼此,就是说,不可一厢情愿,艺术创造者离开对艺术及其受众的真挚与热爱,只能隔靴搔痒;第三结缘证于久远,简而言之,孔子、李白、杜甫、陶渊明等等,无一不是因其思想、文学、艺术作品价值的久恒而成为中华民族口口相传的“历史”与“朋友” 。当下个别艺术样式,其致命伤在于将大众的审美浅薄化、庸俗化,以至于使很多从艺者,误把“盲目迎合”当成“主动贴近”,不知不觉中步入了弱化受众品享文化内涵的误区与盲点。他们只能在形式包装的花里胡哨层面徘徊,浅化甚至抹平了大多数受众对深度思想、知识的渴望,从而使趣味性变成弱智性。导致于此的原因,与艺术创造者自身审美境界的低下与平庸有关,更源于其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我们惟有在文艺作品中弘扬与创新、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才能不负历史使命,以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山东省曲协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