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国庆期间亮相国家大剧院——
以舞台讲历史,重现文艺先辈的热血情怀
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主视觉海报
“《抗战中的文艺》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第一部文献话剧。主创人员认真研究抗战文献资料,以历史事件中真实的文艺家们为剧中角色,以舞台讲历史,铺展抗战文艺的壮丽画卷,重现文艺先辈的热血情怀。”9月1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抗战中的文艺》导演田沁鑫携主创团队出席该剧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创作初心。
《抗战中的文艺》以波澜壮阔的笔触,展现1931年至1945年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为寻找中国的出路,用文艺的方式求索、挣扎与奋斗,并终于在抗战结束之际汇聚延安,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正确指引下,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全剧涉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欧阳予倩、洪深、聂耳、冼星海、丁玲、张瑞芳、舒绣文、白杨、秦怡等文艺名家,展现了左翼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以当代舞台语汇集中展现抗战时期中国文艺的精神和力量。“14年抗战艰苦卓绝,中国文艺界人士以他们的爱国热情和作品汇聚民心、凝聚力量,对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心怀敬意,不断精选人物、史料,创作出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展现了文艺的力量,向为中国的自立自强作出贡献的文艺先辈们致敬。”该剧编剧代表罗兵表示。
在舞台艺术呈现方面,《抗战中的文艺》不仅是一场话剧演出,也是一次装置影像艺术与戏剧表演艺术结合的探索。该剧舞台简洁,空间结构多变,运用多媒体投影等技术手段展现抗战风云、还原抗战文艺历史和文艺家们的真实状态。《抗战中的文艺》集结了中国国家话剧院院内外的诸多优秀艺术家,以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向文艺先辈致敬。《抗战中的文艺》由秧禾之文工作社编剧、田沁鑫导演、著名作曲家叶小钢作曲,主创人员还包括视觉总监费俊、演员总监郝为、舞美设计王琛、灯光设计王琦、造型设计陈敏正、声音设计王丹戎、影像导演宋成等。田沁鑫特别谈道,叶小钢被抗战中那些英勇坚韧的文艺先驱所感动,为该剧谱写了大气磅礴的音乐。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担任该剧视觉总监,他表示:“我们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共同参与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创作出一个创新型的文献话剧美学,把丰富的文献和现场表演相结合,把影像装置语言和舞台语言相结合。”
据介绍,在表演方面,《抗战中的文艺》演员全体扮演歌队队员的角色,同时扮演抗战史上的文化名人——他们既是叙事者,又是角色人物。表演分为舞台部分与影像部分,涉及真实历史人物30余位。在目前已经公布的部分角色扮演者中,舞台部分演员安排包括:田雨饰演茅盾,李光洁饰演夏衍,关晓彤饰演秦怡,王挺饰演田汉,朱颜曼滋饰演白杨,赵阳饰演郭沫若等;影像部分演员安排包括:廖凡饰演巴金,陈建斌饰演老舍,段奕宏饰演鲁迅,万茜饰演丁玲,辛柏青饰演冼星海,吴彼饰演萧军等。为了深入角色,田雨阅读茅盾传记及其作品,并用茅盾所说的“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激励自己,努力完成角色塑造。而如何塑造一位左翼文艺先驱者和领导者、一生忧国忧民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是剧中夏衍的饰演者李光洁深入思考之处。他表示,一定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在心灵,展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田沁鑫谈道,中国国家话剧院来自延河岸边,前身是延安青年艺术剧院,1949年更名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2001年与中央实验话剧院合并,正式成立中国国家话剧院。2021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里,就提到了“秉承延安建院初心,赓续延安红色血脉”。这部话剧是用实际行动对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回应。“在这部剧的创排过程中,我们还原了很多历史的细节。14年抗战,无数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为民族解放苦苦追寻。文艺家们支持抗战的斗争精神给我们所有主创人员以深深的触动和鼓舞。中国国家话剧院谨以此剧,献给抗战时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贡献的文化先驱、文艺战士。”田沁鑫表示。
据介绍,《抗战中的文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国家大剧院、央视网合作推出,积极探索“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依托先进互联网技术和全媒体传播平台,全力为新时代文艺赋能。该剧将于10月1日至7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