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影融合的契机与定位
——围绕中国科幻电影当前发展的思考
栏目:观察
作者:杨俊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图1

  自从《流浪地球》带来2019年的开年惊喜,中国科幻电影连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政策实施方面有《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科幻十条”)和《“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的相继支持;市场利好表现为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产生高热情、高期待和高关注;再加上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航空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相关题材的科幻电影制作连续获得立项支持,影片的工业化水平也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科幻热潮中也带出一些新问题,比如《上海堡垒》引发的主题质疑、《重启地球》《火星异变》等网络科幻电影的口碑滑落等。聚焦中国科幻电影在当前遇到的实际挑战,有助于深度推进科影融合,更好地调整类型定位,为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反思。

  类型定位和技术实现之间的调整

  中国科幻电影在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首先是类型定位和技术实现之间的调整。既要找准“科幻”作为类型的影像定位,同时要克服视效制作在电影工业环节的技术瓶颈。《流浪地球》在前一个方面突破了国产科幻片长期受限于现实题材的处境,呈现出相对完整的科幻情节想象;而且,《流浪地球》的数字特效基本做到了由中国特效技术公司主导完成,说明国内特效行业水平已经具备支撑中国科幻想象的专业能力。这一点在2022年暑期档国产科幻影片集中亮相中再度得到印证。《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和《明日战记》不仅在视听方面表现出高新格式技术的升级,影像技术的核心部分也交由本土化团队自主运行。

  具体来看,《外太空的莫扎特》在拍摄上运用国际上先进的动态捕捉和CG形象建模,在国内首次实现实时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科幻喜剧《独行月球》的特效镜头占全片95%以上,通过真人动作捕捉结合后期特效,制作出逼真的数字角色“金刚鼠”,它的五千万根毛发耗用了巨大的渲染量。为了更好地提高产业生产效率,两家剧组都采用了后期前置化技术来控制成本,在实拍前进行了大量的虚拟拍摄和场景模拟。另外,作为“中国第一部科幻机甲爽片”,《明日战记》占据全片90%以上的1700多个特效镜头也由国内团队完成,将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已趋成熟的动态机甲视效呈现补充到华语电影的空白中,不仅满足了国内一批机甲迷的观影需要,还收获了海外技术大厂的新合作意向。更为可喜的进展在于,《独行月球》虽然从韩国漫画改编而来,却在科学化加工的环节中得到中国本土科学家的深度指导。中国科普作协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切实参与其中,为《独行月球》的制作牵线搭桥,请来包括火箭发射、卫星设计、天文航空等领域的业内人士,针对多项细节提供专业指导。《独行月球》是影视界和科学界畅通合作的开始,既表现出国产科幻电影拥有专属“科学顾问”的必要性,也说明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机制正在科影融合的道路上逐步完善。

  这种制作机制的完善性还包括科幻电影在工业化外观打造与叙事内容建构之间的相辅相成,既要避免过于突出视听特效而忽视故事文本,同时还要更加明确地在类型融合中表现出科幻内核的决定作用。一般来说,科幻电影往往是众多子类型的融合。不同的融合产生不同的科幻风格,指向不同的思想主旨、视效密度和工业水平要求,与动作、冒险类型的融合是硬科幻作品的常规配置。纵观近年来的国产科幻电影,数量最多的融合类型是喜剧。

  根据列出的类型标签和图1显示的类型占比均可发现,国内科幻影片在本土化叙事中有更多软科幻而非硬科幻的尝试。需要注意的是,“软”并不意味着忽视科幻内核或远离科学原理,更不能把科幻类型退行为背景设定,而是要将科学性与人文情感、未来哲学进行更加多样的交融碰撞,发挥出科幻自身的反思精神和质询力量,在科幻影像中达到人文思想特质的解放。

  多种类型与科幻元素的纵深融合

  面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幻电影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前,需要根据已积累的实践经验作出新一轮反思,在科影融合的新视角下重新校准本土定位、技术定位和思想定位,推进多种类型与科幻元素的纵深融合,开创科幻领域中的中国影像叙事模式。

  正如《流浪地球》将常见的末日灾难类型成功改写为带有中华家园意识的中国叙事那样,中国科幻电影的文本资源在根本上需要回归自身文化的内部。根据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的工作计划,未来将陆续促进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的优秀作品进入影视转化。除了《三体》《球形闪电》《带上你的眼睛》等刘慈欣著名作品已经进入拍摄流程,王晋康、郝景芳等科幻作家的原创作品也在多家公司的制片计划中出现。一大批基于中国社会时代语境的技术反思即将规模性展现,其中的创新含量不仅早早预热了国内科幻迷们的舆论场域,还吸引了海外电影市场的持续关注。

  围绕技术定位的思考表现在两个维度上。前者是电影工业体系中的制作技术整体升级,后者是技术手段如何更好地呈现科幻创作内容。事实上,科幻类型之所以备受各国电影产业重视,原因正在于该类型直接受制于电影工业化的真实水平,并间接展示所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技发展。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科幻电影叙事的基础承载功能,使其作为关联作品各要素、各环节的底层逻辑发挥出实际作用,避免浮泛空洞,沦为架空式背景或者点缀式元素。这就意味着要持续加强科影融合,吸纳专业顾问的指导帮助,在细节设置中打通技术要素与内容情节的多种关联,继而运用科学思维进行常规突破和创新发现,形成多种可能的技术反思和对一般认知框架的突围。

  在思想方面,科幻电影在根本上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运用想象力思维预先叙述未来世界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科幻电影往往被认为是最具有哲学深度的电影类型,尤其是关于未来的哲学。科幻电影所特有的未来之思,是其他电影类型不具备的,能够为观众带来独特的启蒙意识,在想象性地突破了既有的现实限定后,尝试打开更近乎本体追问的感受与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科学与影视的深度融合正在积极助推中国科幻电影的当前发展,经由本土化、技术性和思想纵深程度的刷新定位和动态校准,对新技术时代中多种问题和挑战作出应对。随着中国科幻电影在实践中更为具体地把握科影融合的契机,未来将有更多的高质量影片进入科幻电影的世界性对话。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