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冬奥之风,谱写青春乐章
——青少年冰球主题季播节目《哇!冰球》的匠心与创新
栏目:京声京视
作者:张璇娜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青少年冰球主题季播节目《哇!冰球》海报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不仅为我国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赞誉,也掀起了冬奥主题的文艺创作热潮。在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冰球协会的支持下,北京广播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自主策划推出青少年冰球主题季播节目《哇!冰球》,以少年视角展现冰雪风采,用体育精神唱响冬奥旋律,借社会议题探讨多元价值,自1月29日播出以来好评不断。微博话题“哇冰球”持续发酵,阅读量累计达7141.6万次,一度登上微博全国热搜榜第25名,向冬奥主题宣传交出了高分答卷。

  面对体育类真人秀节目传播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一群冰球少年的故事为何能像掷入水中的石头,荡起社会关注的层层涟漪?《哇!冰球》将答案藏于“新”中,主创团队大胆探索、细心耕作,在创作手法上匠心独运,在价值内核中求同存异。

  节目视角独特。所谓“巧布明暗双线,妙筑连环结构”,《哇!冰球》采取“体育+成长”的构思,让“竞技”与“合宿”交错并进,明暗双线螺旋交织,大大增加了节目文本的意义含量。在以冰雪为媒赴冬奥之约的语境下,节目选中冰球这种被称为“纪律性最强的集体运动”,借助冰球运动的看点,大力推广冬奥项目。快速滑行、压步变向、闪躲腾挪、阻截拼抢、绝地反击,释放着攻防转换间的竞技魅力,让观众对上冰的渴望呼之欲出,再掀冰雪热潮,续写冬奥篇章。与此同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点在于青少年。北京冬奥会催生着大批“Z世代”的冰雪生力军,《哇!冰球》洞察敏锐,果敢地将镜头转向少年儿童,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名冰球小将,组建成一支“酷虎”队。孩子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成长是他们行进的主题。节目全景式记录孩子们的成长之旅,一方面聚焦少年内心埋下的“冰雪种子”,见证“小树苗”在严苛教导中扎稳根基,在挫折考验中逆风生长,传递未来可期的希冀;另一方面穿插着新春年夜饭、精彩飞花令、海绵棒大战等趣味日常,既平衡了节目的竞技性与综艺性,也生动展现出当代少年“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的激昂风采。

  《哇!冰球》不仅在创作手法与方式上谋新意,更注重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思想引领,以丰满的价值内涵和情感意蕴,温润心灵、启迪灵魂。

  同则相亲,凝心聚力。《哇!冰球》并非将“娱乐方向盘”打满,而是举精神之旗,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东方文化智慧中凝聚价值共识,引发观众思想共鸣。节目在叙事中演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在情感体验中诠释“我们”“一起向未来”的响亮口号。突如其来的淘汰机制犹如“鲶鱼效应”,瞬间激活了小将们的“求生”能力。徐梓湘由于球龄短、技术弱而被盯上,但“我要留下来”的坚定信念与决心,让他咬牙坚持,激发出冰雪潜能,超常发挥得以留队,这种“自我超越”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而当实力小将李卓轩落选首发队伍而躲进厕所抹泪时,队长赵哲瀚第一时间上前陪伴,略显笨拙的模样却像一抹阳光穿透黑暗,微弱却能助亮,让人不禁回想起本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令人动容的一幕——法国选手因失误而跪地痛哭,谷爱凌和瑞士运动员见状立即给予拥抱与安慰。温暖定格在镜头中,勾勒出团结友爱的冬奥记忆。这些故事既传递出勇敢坚韧、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体育竞技精神,也以“我们”这一叙事视角打造共情点,在少年挥洒的泪水与汗水中,折射出向上的蓬勃朝气,根植着向善的真挚情谊,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引领作用。

  异则相敬,相得益彰。文艺创作既要在精神洗礼中歌颂光明,也要敢于发挥现实主义精神,以“异见”观照社会,发出时代叩问。《哇!冰球》巧妙设置领队、经理人和教练团角色,丰富了节目视角,通过他们与小队员们的互动碰撞,激活了新时代教育理念这一社会话题的讨论。“酷虎”队首战惨败后,刘坤鹏教练厉声喝斥,要求小将们反思自身不足,而白凯南领队则看到了进步,在“低压”氛围中温柔安慰;在生日宴会上,不同于“白爸爸”细致入微的照顾,邢傲伟经理严肃指正,“我们不是来服务你们的”,要求小队员们重视生活自理能力,常怀感恩之心。摈弃“打击式”“宠溺式”等旧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镜头真实记录下白领队的贴心陪伴、经理人的良言忠告以及教练团的严厉管教,严慈相济,给社会带来启迪意义。多元的教育方式在竞技中擦出火花,使节目成功突破圈层传播,引发网络讨论。

  “冰上成长,少年闪光。”《哇!冰球》乘冬奥之风,以匠心深耕精品,共赴体育盛宴;透过冰球小将们的筑梦之路、成长之旅,以青春之热血奏唱冰雪之赞歌,让余音持续响彻于后冬奥时代。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