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会开》:让民歌之美应时绽放
栏目:新视线
作者:杨宾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湖南卫视大型民歌竞唱音乐节目《春天花会开》用一首首新派民歌,为这个季节绽放出生机盎然的“春之声”。《春天花会开》在大胆弘扬经典民歌之美的同时,以包容之姿锐意创新,见证民族音乐超越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刷新认知断层

  民歌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土壤,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本土化音乐艺术形式,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因此,民歌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态之一。在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中,《浏阳河》《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优秀民歌被一代代人广为传唱,成为了时代经典。

  然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年轻一代已经不怎么听民歌了,对民歌的认知也往往停留在表层。在《春天花会开》片头的采访中,有年轻人甚至认为民歌是“非主流”的存在。这正说明了民歌与当下年轻群体之间存在着认知隔阂。

  《春天花会开》正是要力图打破年轻观众对于民歌的认知隔阂,展现民歌之美。可以说,《春天花会开》的推出正是带有强烈的使命意识,那就是——在文化多元的当下,实现中国民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绽放出超越时代和代际的民族音乐之美。从节目参与人员的选择上就能体现这一点。节目组邀请不同年龄、地域的音乐爱好者组成知音团——从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收音机听友,到80后的磁带听友,再到95后、00后的互联网时代听友,乃至外国友人都有涉及。《春天花会开》旨在让中国民歌超越年龄、地域和语言,绽放出跨时代的魅力。

  突破表达边界

  多元共存,既是中国民歌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方向。《春天花会开》以民歌为主题,以民歌改编竞唱为形式,召集28名选手参与,并由雷佳、华晨宇、谭维维3位知名歌唱家、音乐人担纲“伯乐”,通过身份的混搭与唱法的融合突破民歌表达的边界,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倾听民歌、了解民歌,绽放出民歌时尚创新的无限可能。

  随着第二期节目的播出,28名参演选手都已亮相。这些选手的身份各异,以极强的混搭风格刷新了观众对民歌的创意想象。这些选手中,既有龚爽、周义晨、张群航这样技术顶尖的学院派唱将,也有小麦、傲日其愣这样屡获大奖的实力歌手;既有拉丹珠这样纯正质朴的原生态歌者,更有郭曲这种在流行音乐界享有荣耀的行业“牛人”。此外,还有外国歌手凯丽用粤语演绎的《彩云追月》给观众带来惊喜。身份混搭的创意,既为民歌创新开辟了全新的空间,更体现出民歌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感召力。

  “年轻化”是该节目的一大特色,这既体现在参演选手的年轻化上,也体现在民歌改编的年轻化上。从选曲来看,龚爽的《长江之歌》唱出了原作的恢弘大气,展现出金钟奖获奖选手的实力;周义晨的《爱永在》唱出了民族唱法的特点,唱出了饱含沂蒙精神的军民鱼水情。在节目中,除了对经典作品的高质量诠释,民歌的改编与新唱也让观众眼前一亮。小麦和傲日其愣以摇滚风格重新诠释了《橄榄树》,戴欣梦露的说唱风格《新货郎》唱出了“直播带货”的俏皮,楚笛结合东西方不同音乐风格改编的《南屏晚钟》展现出别样的韵味。

  坚守专业态度

  《春天花会开》将民歌从“庙堂”和“课堂”拉回到青年人所喜爱的综艺舞台之上,也为音乐综艺创作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如何让传统的民歌焕发新的生机?如何在保证专业度的同时让“阳春白雪”的民歌为更多的年轻观众所接受?播出两期以来,《春天花会开》成为各方面热议的焦点。一方面,对于民歌类节目的综艺化呈现极为少见,观众充满期待;另一方面,针对节目赛制和节目定位不少观众和专业人士也为摸索中前进的《春天花会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春天花会开》或许在节目定位、赛制布置、人员选择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是与此同时,它延续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声入人心》《时光音乐会》等节目的制作品质,极高的视听品质所呈现出的专业度仍然构成了的节目的底色。

  《春天花会开》并非是一款“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节目,相反节目秉持的是民歌的专业技巧和文化内涵一以贯之的引领价值。在评价MILK牛奶乐队对蒙古族民歌《鸿雁》的改编时,3位音乐“伯乐”在肯定创新精神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改编应与民歌的民族情感记忆和文化背景相对应的问题。正如谭维维所说,“民歌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记忆”,雷佳则指出,对于民歌的改编更是要了解民歌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因为这些歌曲都是源于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的不断创新。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春天花会开》没有回避争议,而是积极展开对话,邀请“伯乐” 、乐手、观众一同阐释对民歌改编的理解,从而搭建起一个围绕民歌及其文化的对话与分享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专业层面、创作层面和接受层面的声音得以汇聚,给予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以正向的引领。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