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国有院团吸引培养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栏目:两会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去年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获得“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殊荣。这是全国政协成立以来第一次颁授该奖项,田沁鑫是20位获得该奖项委员中的唯一一位文艺界人士。转眼一年过去,在2022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田沁鑫的提案又关注了什么话题、这一提案的提出是基于哪些深层的思考,以及从中反映出未来中国戏剧发展怎样的可能性?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之际采访了田沁鑫。

  中国艺术报:继过去4年里您关注了“美育教育”“陕西地方戏曲保护”“建造‘影像艺术博物馆’”“双演融合”话题,今年您为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是关于哪方面的?这一提案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田沁鑫:今年我的提案是关于“建立数字化演艺人才引进常态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觉得数字化水平的升级不应只在民生、科技、医疗、教育领域,文化和艺术领域的数字化升级是非常重要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标志。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影响,认真思辨数字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势在必行。在今天的互联网线上,老百姓除了看“网综”和“网剧”以外,如何能在文艺作品上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这次的提案就是关于如何能够通过更好的人才引进方式,包括通过特殊人才引进和高端人才引进,来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助力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国家话剧院未来要建成数字智能演艺基地,从中生发出优秀的“互联网大剧”,特别希望能够引进兼具科技才能和艺术才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就提到了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中国国家话剧院为例,以往的人才引进都是专业对口,但是今天互联网时代艺术的发展更多地需要跨界,我们希望能够打破固有的人才引进方式,希望和中国国家话剧院一样的国有院团能够吸引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艺术报:请您介绍一下这个提案形成的调研过程。

  田沁鑫:我第一次在舞台上尝试“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即时投屏”的方式是2017年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舞台上,当时是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而复排了《狂飙》。那个戏是用了4台有线摄影机、4台无线摄影机,形成了一个半电影化的舞台呈现。当时的演出一票难求,有些年轻的观众看了3遍,因为他们被这种技术所震撼、为这种技术而叫好。

  《狂飙》的演出中,在摄影机“游走”的同时,需要有一个人来做“数字叫号”。当时“数字叫号”这个工作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硕士做的。他的工作非常准确,没有一点错误。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在大学时是学校剧社的成员,对戏剧非常敏感。我们当时用的是电影的拍摄方式,当一个演员的表演结束,要立刻切到下一个机位。如果单纯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人,可能是不行的,他必须要懂得戏剧表演、懂得戏剧的节奏。这种科技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可能是未来数字化时代最需要的演艺人才。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再次使用了“即时拍摄”的方式。《伟大征程》的直播场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空间非常大。如何让现场上万名观众无论坐在哪个角度都能够看到戏剧表演,以及感受到戏剧表演的巨大感染力,是我作为这场演出的副总导演费尽心思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最后我们是200多人的团队,不舍昼夜地研究解决延时问题、建设5G基站,以及完成“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即时投屏”等一系列工作。当时我的脚3处骨折,打了1个钢板、12个钢钉,我坚持的最大的动力,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么重要的历史时刻,一定要坚持创新,将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成果展现给中国人民、展现给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同样感受到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中国艺术报:如果这个提案得到反馈,您有什么具体实施的想法?

  田沁鑫:我想还是首先需要与院校的培养做好衔接,要有为“互联网大剧”的产生而做的表、导演训练。比如,“互联网大剧”在表演上可能比影视表演更夸张一点儿,比戏剧表演更动漫化一些。手机端的观看页面很小,这对于演员的表演要求是很高的,并且与大屏幕的表演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未来的“互联网大剧”采用什么样的节奏方式和表情达意方式更易于观众接受?在导演方面,如何应对比电视台还要复杂的“导播机构”的出现?这些都在探索中。目前我们与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多家教育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做了一些铺垫。

  在今年的提案中,我特别建议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数字演艺相关学科。从数字化产业发展角度出发,设立数字摄影系、数字管理系、数字影像艺术系等创新前沿专业,培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数字演艺理论实践基础,掌握网络新媒体相关理论,拥有广阔网络传播国际视野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些基础学科的设立,是数字演艺产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步。

  中国艺术报:从您的这份关于数字化演艺人才引进的提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时代戏剧发展更多的可能性。请问您如何看待戏剧领域的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田沁鑫:创新必须首先要坚持守正。从2019年开始,中国国家话剧院受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故事里的中国》,其中第一季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典的文艺作品。当时我们为如何更好地把经典故事翻新在今天的舞台上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考虑在形式上打破戏剧“一个舞台”的限制,做了一个多格沉浸式的舞台,其中一个舞台是“不喊停的小型片场”,中间的舞台用于完成大型的叙事,其他的舞台用于表现局部的空间和细节。这样一种“戏剧+影视”的创新为观众呈现了一种不同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观看体验上的满足。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内容思想性和政治性的正确,以及朴素的人物描绘和描写。

  中国艺术报:履新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一年多以来,您如何评价自己作为院长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工作设想?

  田沁鑫:我受恩于这家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正式成立后,第一任院长赵有亮把我招到这家剧院来,在我20多岁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我走上了戏剧导演的专业之路。几任院长都对我非常好,所以担任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院长之后,我能做的一件事就是“服务好艺术家”。中国国家话剧院是服务艺术家的剧院,很希望每一位优秀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戏”,我们会组织创作力量来帮助演员磨练自己的“看家戏”。

  这一年多来,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中国联通和华为公司合作建成了智慧剧场实验室。通过实验室的研发,我们会迭代升级数字智能演艺基地,在“双演融合”方面进行探索和落实。中国国家话剧院将从一个传统的文艺演出院团,过渡成“一半线下演出机构、一半国际一流制播机构”。我们会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之际给予我们的嘱托和鞭策——“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2022年,我们将推出反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话剧《抗战中的文艺》、讲述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鼓楼那些事儿》,以及根据王蒙先生的小说《青春万岁》改编的同名话剧等一系列作品。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