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去“写生”
栏目:创作谈
作者:王小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演员是一定要到群众中去的,这是践行艺术创作的真理。作为电影工作者,若是有天发现,要努力到群众中去的话,那便是没在群众中。对表演艺术而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毕竟我们是要在银幕上塑造人物的。去察觉人的细节,演员一定要做这项工作,推敲这行为外化的内在缘由,这是表演艺术的基础。身为演员,不得不以苦干的态度,不可止步地去再次发现,将其总结并归纳起来。

  北京西站旁,夏天傍晚,我将报纸铺平,躺在广场的地板上,置身于即将各奔四方的候车乘客中。目之所及,工农商学,东去南来,熙熙攘攘,形色人潮,或匆忙或闲逸。

  我看到一位中年男人大包小裹,坐在不远处看手机。他呆滞片刻,拿出香烟,而这烟盒竟一反常态,是从底部撕开的口子。他掐住白色烟草部分抽出,顺手将另一头的黄色过滤嘴放入嘴中。这行为新奇,为什么不正常地打开烟盒呢?我便追问其缘由。他发觉有人和他讲话,看着烟盒,像是回忆了两秒自己这习惯的养成。他告诉我他是修理工,时常双手沾满机油,要是从上面打开烟盒,去拿香烟,过滤嘴就被手上的油污脏了,于是便反其道而为,养成了从烟盒底部拆烟的习惯。

  对生活进行观察的工作,首先需要思考且确定,它能对“使艺术品更好”产生怎样的有效性。表演者试图建立的第二自我,是需要大量去构建第一自我以外的逻辑事实及行为事实,从而使自身能够在艺术品的书写中自由并自信地调动它、使用它,可信之处便会呈现于观演关系的发生过程,且越多,便越是可信,越会是好的艺术。个人之于群众,总会是片面的,人有限的生命体验内,无法在单位时间里更加丰富,这就需要演员去尽可能接近,去观察、去临摹生活,达到“记忆写生”的状态。脑袋中的素材多了,用时才不会方恨少。这便是对企图完成更好的艺术品,做所谓有效的工作。其次是观察工作中,要清晰怎样观察、观察些什么,是更有必要的。作为观察者,需跳脱出被观察主体所处的交流环境,不成为环境的要素之一,规避被观察者可能会存在的心理压迫感,令其主体处于“自然”的交流环境中,才会记录下真实的世界。

  观察的内容产生在两个方面,即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生理反应是一种即时反应,在不冠以角色特质时,大多数人是趋同的。比如,我们去试探着触碰一壶正在烧开的水,更富常识的人会用手指的背面去做,生理的应激反应将会使人的肢体下意识蜷缩,逃离危险,这也是早年间电工面对低压电路最原始的试电的土办法。而我观察到,孩子或缺乏生活经验的人会用手指内侧去触碰,因为当事人并不知道这很有可能是一次危险。当然,或是有的人物角色是触碰上了这样的危险,且不将手拿开,持续下去导致灼伤,而这对角色而言,则是另外一种逻辑或心理解读了。观察生理反应,更多的是从我们本身出发,去结合逻辑,使得我们的记忆在梳理后,可以随时被灵活调用。

  观察心理反应,有效的部分是尽可能多些去获取人类思考后产生的内心外化的结果,再反向推导至可能存在的内心情境,使外化的表象行为有内在支撑,整理行为的合理性。一切外化反应都会映射到人物周边可能会连接到的道具或情境之间,而这与之产生的行为,包含着人物的过往、习惯、生活环境、职业、思维惯性等一切细节。内敛的中国人交流时很多都在沉默中进行,而沉默并不是空白,它是思考,它恰是正在进行丰富的内心活动,这也便是与此同时产生的丰富内心与平常表象所结合出的浓烈演绎。

  艺术正是要为人民群众的。除了北京西站,他们在大千世界的各处。

  (作者系电影《野马分鬃》主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