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舞蹈艺术生态
——中国舞剧创作与发展路径
栏目:视点
作者:张海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是中国舞剧从成熟期迈向高原期的一个重要节点,舞剧艺术创作和市场运作开始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舞剧艺术也成为舞台演出市场最为亮眼的一个艺术门类。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诞生近1300部舞剧作品。其中,不乏口碑、票房俱佳的高质量作品。基于不同历史阶段中国舞剧呈现的发展特点,笔者将整个中国舞剧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舞剧“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早期萌芽阶段。从1950年创作的《和平鸽》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型舞剧,到1957年创排的《宝莲灯》,皆对当时中国舞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开拓意义,而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红色娘子军》及《白毛女》等作品,更是见证了中国舞剧不断革新的发展历程,也使中国舞剧从国际化引进走向民族化自主创作新时期。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舞剧迈向“多点开花”的成熟创作进程。在此期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族舞剧和现代舞剧,它们开启了中国舞剧的商业化、国际化进程。第三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中国舞剧创作迈入“全面井喷”的高速发展时期,呈现多舞种合一、多样化并存、个性化彰显等特点,无论在创作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高度。如《孔子》(2013年)、《沙湾往事》(2014年)、《昭君》(2016年)、《杜甫》(2016年)、《花木兰》(2017年)、《天路》(2018年)、《骑兵》(2019年)、《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五星出东方》(2021年)、《只此青绿》(2021年)等,它们从众多文学经典和民族革命历史中汲取营养,改变了人们以往对舞剧“曲高和寡”的印象,逐渐被观众认可和喜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是中国舞剧从成熟期迈向高原期的一个重要节点,舞剧艺术创作和市场运作开始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舞剧艺术也成为舞台演出市场最为亮眼的一个艺术门类。中国舞剧取得不易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大众审美的提升、媒体的助推等多种原因。第一,国家政策积极落实,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从强化顶层设计、引领正确导向、增强市场竞争、提升产业影响、加强融合发展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系列的政策构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为我国舞蹈艺术市场的发展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第二,大众审美意识觉醒,文化消费需求升级。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持续助推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的消费升级,传统艺术和美育教育的加强不断重塑大众的审美意识,人们越来越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和艺术世界。与此同时,为更加贴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中国文化艺术行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持续创新发展,用符合当下审美的新样式,增强舞剧表现张力,拓宽舞蹈语汇的局限性,探索由传统到现代演进的可能,满足不断升级的文化需求。第三,媒体融合效应凸显,打破圈层扩大受众。近年来,舞蹈艺术与融媒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优势效益。如近年来表现优异的舞剧《孔子》《杜甫》《永不消逝的电波》和舞蹈《唐宫盛宴》《龙门金刚》等,通过各大卫视和综艺节目相继“出圈”,舞蹈与其他艺术样式不断融合跨界、与多维度的文化场域积极互动对话,寻求主流文化艺术新的内容和语汇,缩短了舞蹈艺术和大众之间的距离,获得更多青年观众的喜爱。第四,疫情影响国内市场,加速本土原创舞剧发展。当前,文化行业领域顺应国家发展新形势,聚焦“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疫情使得一段时间内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难以再现国际舞剧、音乐剧霸占票房榜首的情境,同时也为本土演出市场提供了一个潜心创作和给自己正名的机会。

  客观来看,相较于戏曲、音乐剧、民族歌剧等艺术形式,近些年来,中国舞剧的发展成果显得尤为突出,尤其在演艺市场端被给予更高厚望,但中国舞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整体上也同样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迫切需要用充满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舞剧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舞蹈艺术生态。为此,在内容端,要加强文艺生产力,扭转作品同质化局面。当前,舞剧创作首先要着力解决“同质化题材、一窝蜂跟风”等现象,避免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同时,众多舞剧作品仍存在“有舞无剧,有形无人”等叙事分离化现象,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亟待解决。此外,舞剧生产环节应当更加重视编剧的重要性,进一步聚焦原创,关注现实题材,逐渐改善历史题材蔚然成风、原创现实主义题材乏力疲软的短板。在理论端,要保持艺术生命力,推进舞剧生态健康发展。目前,舞剧作品数量虽多,但在文艺理论和舞剧评论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舞剧艺术学科的理论架构,使舞剧艺术扎根于文化理论的土壤;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加强建立舞剧文艺批评队伍,指导舞剧实践,推进舞剧生态和市场问题的改进和健康发展。在市场端,要提升作品竞争力,打造叫好又叫座的舞剧精品。一方面,在舞剧宣传营销中,要以引导市场需求为中心环节,强化人文意识,回应大众的现实情感和精神向往,发挥“破圈”效益赢得市场,培养更加多元审美的观众群体;另一方面,在舞剧创作导向上,要紧扣观众艺术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能力等,较为精确地把握潜在演出市场,打造思想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精良、业界评价认可、观众欢迎喜爱、市场票房大卖的舞剧作品。

  (作者系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