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俭:声歌求道者的不倦探索
栏目:心语
作者:居其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郭克俭《中国豫剧演唱艺术》行将出版之际,接到他热情而又执著的电话——邀请我紧接其博士导师伍国栋教授及其已完成的大序之后,再以副导师身份为之写一篇小序。此言既出,直将我置于进退两难之境:郭克俭与我相识20余年,无论私人交谊或学术研究,彼此间过从之密、相知之深,远甚于我的绝大多数学生;又兼此前我为学生论著写序之事非止一例两例,故对郭克俭此邀,若断然却之,明显不恭。但是,我于民族音乐学,纯属隔山外行,虽名为他的副导师,不过徒有虚名,其实是个“打酱油”“敲边鼓”和“跑龙套”的角色,在学术上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若贸然为之作序,岂非贻笑大方?我决定采取迂回之策,避开学术正面,从犄角旮旯里拾起若干只鳞片爪,写一写我与郭克俭交往及其为人治学的点点滴滴。

  我与郭克俭相遇、相识,始于1995年底。当时,我为著名音乐教育家、河南大学教授武秀之的“三女合一”探索所吸引,入驻郑州西郊一个叫“马寨”的偏僻所在,与她联合开展“声乐‘三结合’与民族歌剧人才培养”的课题研究,而郭克俭正是武秀之民族声乐演唱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我清楚地记得,与郭克俭第一次长谈,便给我留下极不寻常的印象——其时他学的虽是声乐专业,但与武秀之其他学生不同,其阅读视野却丝毫不亚于史论专业的研究生,对我此前发表的论文,多能如数家珍地道出其篇名、发表刊物和主要观点;且对当时音乐界的一些人和事多持独到立场和见解,在学术层面与我有不少共同语言和感兴趣的话题。

  在马寨的两年多,我们几乎天天见面,常在我住处邀集三五同学,由我拿出一壶好酒,他来烹制几样美味,便海阔天空地胡吃海聊起来,从武秀之的“声乐‘三结合’”到歌剧音乐剧复合型人才培养,从中国乐坛风风雨雨到相关音乐家的艺术人生,从个人学习、工作、爱情到家庭,可谓无话不谈。随着彼此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深入,我与他遂成为亲密同道——上课是师生,下课即好友。

  鉴于他学过专业作曲,有一些作品问世,且也弹得一手好钢琴,于是仰仗他的豁达以及彼此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就编出一套调侃他的说辞,曰:论声乐造诣,虽唱不过戴玉强,但比他会作曲;论作曲功底,虽无法比肩王祖皆,但钢琴弹得比他溜;论钢琴技艺,虽与我女儿居觐有差距,但理论思维比她高;论学术成就,虽难比杨燕迪,但唱起“夹板音”来,小杨院长也只能自叹弗如……每当我在好友私下聚会上将这番说辞以各种变体念诵一遍并引来哄堂一乐时,郭克俭总以淡然一笑对之,从不以为意。其实,我和他皆心知肚明,对这套接龙回环式说辞,完全可作逆向解读。表面看是在“埋汰”他术业不精,实际是夸赞他音乐艺术素养的综合和全面。而这一点,正是郭克俭独具的特点和长处,也为他日后在音乐学研究和声乐教学之路上大步疾走夯实了雄厚基础。

  在武秀之悉心指导下,郭克俭以其硕士论文《“夹板音”唱法研究》获得硕士学位。作为他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所有答辩委员会老师对论文一致表示高度的认可和赞赏。而此后郭克俭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伍国栋指导下,以《豫剧演唱艺术研究》一文获得民族音乐学方向博士学位;又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的指导下,以《当代中国声乐史》为题进行“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方向博士后合作研究并成功出站,在3位名师指导下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三级跳,其研究领域也横跨了“民族音乐学”和“中国音乐史学”这两大强势学科。

  其间,郭克俭的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大多围绕这两大学科展开,在《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音乐艺术》《民族艺术》《人民音乐》等全国性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诸多重量级的论文和评论,其中有不少优秀篇什如《新中国声乐学术热点问题的追溯与反思》《婺剧“侯阳高腔”命义辨考》《分歧与弥合——新中国第二次声乐学术论争高潮回顾与思考》等文,则被《新华文摘》《舞台艺术》或全文收录、或摘要转载、或论点摘登,其学术影响力已经超出音乐界,在艺术界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界也占得一席之地。

  就郭克俭的课题研究而言,自《新中国声乐史研究》获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立项起,以其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稍作更名之《中国豫剧演唱艺术》也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而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体系研究》招标,由浙江师范大学牵头、以他为首席专家组织强大学术团队参与竞标,在与一些名校、名家的剧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则是郭克俭学术生涯中一个堪称辉煌的重大标志,直令我大呼意外、惊喜莫名!此后,郭克俭分别在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研究》招标中成功立项并成为子课题《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的承担者、 2019年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声乐艺术研究》之子课题《中国声乐艺术历史渊源与当代发展》的承担者。

  在短短的三年内即牵头主持或受邀参与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以我视野所及,在国内老中青三代音乐学家中,除了郭克俭之外,迄无第二人。

  郭克俭性格热情豁达,头脑活络,腿脚勤快,待人接物礼数周全,对音乐界诸多老前辈及其硕士导师武秀之、博士导师伍国栋、博士后合作导师戴嘉枋等师长更是恭敬有加,在他们面前轻易不敢造次。但因其口舌伶俐,平素善表达,私下又爱抬杠,故每逢好友聚会,多在交杯换盏、酒意微醺之际,蓄意挑起话题,设立“陷阱”,主导口舌之争,不论结局输赢,唯求平添趣味、活跃气氛、愉悦身心就好。正因为如此,郭克俭常常成为饭局上的开心果,为他在同辈学者中聚得不少人气。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他的忘年之交,我一度认为,郭克俭这个狂放性格,虽无妨于其社交往来、学术研究和声乐教学,但并不宜担负某个层级的行政职务。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个担心,显属多余。自他被聘请到浙江师范大学担任音乐学院院长之后,多年来,他本人的学术研究和声乐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虽令我惊喜不已,但尚在意料之中;而音乐学院的建设,也在学校党政领导和他的组织管理之下,搞得风生水起且正呈现出一派生气盎然、蒸蒸日上之势,则令我在大呼意外之余,自叹严重低估了他的组织、管理和领导才能。

  这期间有几件与我直接相关的事例,在此简述其一。我在南京艺术学院担任音乐舞蹈学首席学科带头人期间,伍国栋曾与我一起共同策划、组织了几个重大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郭克俭闻讯后便主动来电,要求会议末阶段移师到浙师大举行,以帮助该校师生有机会与音乐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及其前沿性成果作近距离接触、拓展师生的学术视野。有感于他真切热情的态度,加之我们之间又有师生之谊,经请示南京艺术学院领导后终获批准。但心里对郭克俭的会议接待和组织能力总难免有几分担心。然而,在会议实际进程中,只见郭克俭带领音乐学院师生,从接送环节到食宿安排,从代表发言到开闭幕组织,从组织师生旁听到文化考察,无一不在井井有条、松紧得宜中成功进行,故赢得所有参会代表的由衷称赞。

  如今,郭克俭正当风华正茂之年,在声乐教学、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几方面都已取得骄人成果,作为他的师友,自然由衷为他高兴。愿借此机会表达我对他未来发展的希冀:行政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另有一功。毕竟不是我等音乐学者立身之本。鉴于音乐表演艺术研究在我国音乐学家族中相对贫弱,而郭克俭在这一领域耕耘日久且收获颇丰,已显出非同寻常的能力、成就和潜质;如果能收拢战线、聚集才华,在声歌求道之路上认定更高目标、向着更高境界奋勇攀登,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探索、心无旁骛、持之以恒,那么,他之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音乐表演艺术研究中有更多发现和更大创造,进而自成一体,为中国音乐学研究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必可期也。

  (作者系著名音乐学家、音乐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