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创作何以百炼成钢
——评电视剧《百炼成钢》
作者:蒋祖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百炼成钢》剧照

  中国共产党人常常被喻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人群中的钢铁”。以“钢”命名的剧作,在中国电视剧中并不多见,而直接以钢水浇筑剧名,则更为罕见。2021年4月16日,湖南衡阳华菱衡钢厂,1620℃炼钢炉口,沸腾的钢焰倾泻而下,铁水蜿蜒如龙,缓缓汇成“百炼成钢”四个大字。其厚重、立体、分量之感,呼之欲出。真“钢”党史,真“钢”剧名,真“钢”剧组,熔铸在一起,剧里剧外,就这样百炼成钢。

  以炼钢精神打造精钢剧作,终于成就一部主题文艺作品为现象级精品力作。电视剧《百炼成钢》宏大的、歌以咏志的、充满诗意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既是湖南影视剧全面创新的标高,亦为主旋律影视剧创作提供新的启示。

  当代中国正开展着史诗般的伟大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伟大历史节点,打造一部能够形成当代文化影响力和未来历史文化记忆的百年党史电视剧,是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将新时代电视剧美学推向新高度的时代呼唤。《百炼成钢》积极契合时代要求,大胆承担起书写历史的时代责任。

  回想起来,创作之路艰难又幸运。所谓难者,一部剧纵跨100年的党史,必须斩断传统线性叙事之路,重新探索崭新叙事风格,创新何其艰难。

  采用宏大的叙事方式,对党的百年革命史、创业史和奋斗史进行贯穿性全景表达,是《百炼成钢》极为重要的创新。不同于以往通用的手法,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定群体,《百炼成钢》从一开始就将创作目光投掷到历史更深更远处。时间上,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直延伸到2021年,整整贯穿党的100年;内容上,完整解码党的精神谱系,将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融进剧情、渗入脉络。剧作扛起贯穿百年宏大叙事的重任,填补党史影视剧只有“断代史”缺少“通史”的空白,为百年党史华彩乐章贡献出不一样的色彩和声响。

  一百年来,党的文艺工作始终与党的命运相伴相随,不惧枪林弹雨,为党而歌、为党而兴,方才不断成就经典力作。

  《百炼成钢》敏锐捕捉到音乐独特的叙事能力和感染能力,创造性地将音乐融入剧情之中,让音乐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主线。全剧以《国际歌》《万里长征》《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可爱的人》《歌唱祖国》《为希望祝酒》《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8首不同年代的主旋律歌曲红线贯穿,以8个板块全景呈现百年党史的波澜壮阔。音乐、事件、人物相互交融,故事板块浑然一体,百年党史恢弘交响曲多声部、抑扬顿挫地展开。

  沉浸式音乐剧元素的巧妙深度融入,是《百炼成钢》在主观抒情创作上又一大胆而独特的尝试。除8首主题歌曲为结构主线外,剧中还穿插了《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沂蒙山小调》《北风吹》《义勇军进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驼铃》等多首乐曲。丰富多样的红色音乐曲库与百年红史剧情相得益彰,更引起观众的共情、共鸣,有时真有一曲胜千言之功。我在听到少共国际师出征歌的时候,就被深深感动。每一曲都将剧情推向高潮,唤醒观众心中尘封的记忆,忍不住跟着哼唱、跟着泪流、跟着奋起,久久回味“已无船舫犹闻笛”的意境。此时此刻,音乐不再仅仅作为背景而存在,一部永远昂着头、含着泪、唱着歌,历经磨难却始终倔强的党史仿佛迎面而来。

  诗史级的作品理应充满诗意。《百炼成钢》主题海报中,军号为船,歌谱为帆,党旗飘扬,乘风破浪,传递出强烈的诗意美学。该剧还对每个曲目进行了诗意的巧妙改编和二次创作,或真实唱响,或旋律萦绕,听来熟悉又陌生。《国际歌》的改编尤为惊艳,《虞美人·枕上》等多首经典诗词自然而巧妙地嵌入其中,史中有诗、诗中有乐,既与百年党史如史诗颂歌的品格高度呼应,又有效消弭宏大全景叙事下细节不足的仓促感。

  史诗——无论是古老或现代的史诗——所定义的特征就是英雄精神。剧作充分反映有多少次牺牲就有多少种壮美。李大钊牺牲时眼镜徐徐坠落在鲜血里;杨开慧牺牲时深情遥望远山似乎看见日思夜想的丈夫;瞿秋白牺牲时从容不迫微笑着说:此地甚好,开枪吧;女红军战士牺牲时茫茫飞雪中手持快板定格成冰雕;战士丁来喜牺牲时镜头留在布鞋的“来喜”二字上;杨靖宇牺牲时镜头由近拉远,青山有幸埋忠骨,字幕条写着:牺牲时正好是他的生日。几乎同时,音乐响起,大提琴如泣如诉,极富质感和叙事性。在从写实向写意的跨越中,悲痛、失败和牺牲带来的压抑感被中和,宏大严肃的党史叙事变得极为庄严而动情,凝炼成别具一格的咏叹调和赞美诗。

  作为一部兼具音乐属性、诗歌品格和通史气魄的作品,《百炼成钢》为中国电视剧美学探索了多样生长新的可能。

  《百炼成钢》的独到之处,在于通过独特的文艺视角,把部分笔墨镜头聚焦到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身上,通过他们呈现百年党史中文艺工作者的风貌。

  剧中,文艺工作者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记录者,亦是奋斗者。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的简陋土窑里抱病创作六天六晚,完成《黄河大合唱》;作曲家曹火星在《解放日报》上读到毛泽东的文章,产生创作灵感,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家魏巍面对抗美援朝牺牲战士奶奶的请求,毅然再赴朝鲜,走访前线的战士们,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词曲作家王莘特意到天安门广场感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回天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写就《歌唱祖国》;词作家陈晓光奔走田间地头,拜人民为师,把《在希望的田野上》几个字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作曲家施光南甘守清贫,婉拒赴美机会,誓言“宁肯当音乐的仆人,也绝不做金钱的奴隶”,写出了《祝酒歌》等豪迈优美的时代旋律。这些不同年代的文艺工作者,走在大地上,穿行炮火间,深入人民中,历经千锤百炼,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文艺战士。

  剧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毛泽东同志把斯诺赠送自己的一支笔,送给立志为人民作曲的冼星海,冼星海用这支笔完成了《黄河大合唱》,又将这支笔转送给学生王莘,随之《歌唱祖国》应运而生。今天,这支笔已传递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手中。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我们欣慰看到,党的文艺工作者的心和脚步始终向着人民。而当创作初心对准千千万万人民大众,那些黯沉寂寞的浅吟低唱,就自然让位给富有现实质感的黄钟大吕。基于此,本剧值得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学习思考。

  “青春之火,不惧风雨”,剧中钢铁厂车间里的大标语,反复出现,既激励着钢铁厂、炼钢人百炼成钢,也仿佛解密着《百炼成钢》鲜明的青春气质: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法宝。

  在表达语态上,《百炼成钢》力求在年轻观众与历史的厚重感之间建立一种更紧密的连接,第一次将领袖叙事的宏观视角与普通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视角相结合,引导更多年轻人感悟党史里蕴含的无穷力量。

  在人物选取上,有意识地选择各历史时期的中青年共产党人为主角。王雷饰演的毛泽东,在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方面,展现出毛主席更有温度、更有情感的一面。大胆启用陈晓、佟丽娅、夏德俊、李佳航等80后、 90后年轻演员,为全剧带来风华正茂的青春气质,也象征着百年政党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让观众在历史人物、事件之间,建立“零时差”的同频共振。在年轻人中有广泛影响的汪涵饰演的李大钊神形兼备,年轻时的焦裕禄更让人惊喜。

  在板块衔接上,主创创新融入多样化影视表现手段,将综艺、音乐和舞台等元素纳入创作,在每个历史板块的结尾处创新设置特别情境,让剧中人走出剧情歌以咏志,不仅与剧集内容水乳交融,更在升华主题的同时,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在故事情节上,在保证重大历史节点真实精准的前提下,主创挖掘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呈现许多过去被忽略或未有表现的历史细节。比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的“新”字是毛泽东加上去的;毛泽东要用稿费办71岁生日宴,为给祖国创造“黄金时代”的人民庆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时对扶贫工作所作“弱鸟渴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批示……这些故事和人物都因新鲜而别有意蕴。

  青春的气质,得到了青年们的青睐。骨朵平台的受众分析显示:在观看《百炼成钢》的观众中,19岁至24岁的年轻观众占40.13%。

  可贵的还有,这份青春灵动从剧中延伸到了剧外。与《百炼成钢》播出同步,剧组采取多元化手段,通过打造“学党史VR体验舱”、主创主演跨平台开通蜻蜓FM“学党史”广播专栏、力推剧集同名衍生漫画、发起“跟着《百炼成钢》去打卡”等线上线下活动,宣传红色文化、百年党史,吸引大批年轻受众参与和互动。青春化表达、抒情性风格、综艺化手段,让《百炼成钢》在贴近青年中凝聚青年、引领青年。

  《百炼成钢》剧组组建起临时党支部,配合疫情防控,克服春节长假、春运压力、造雪山、赴荒漠、下钢厂、入乡村等困难,辗转浙江、宁夏、内蒙古、湖南多地,统筹拍摄场景1100余个,制作各个年代的服装1.2万多套、道具3.8万多件,参演角色人物700多个,调度群众演员2万多人次,一切为呈现最经得起检验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湖南文艺有着深厚的革命基因,“文艺湘军”曾经是全国文艺界的一支劲旅,欧阳予倩、田汉、蒋牧良、贺绿汀、丁玲、张天翼、谢冰莹、周扬、周立波、吕骥、杨沫、白杨、康濯等一大批革命文艺名家,群星灿烂、层出不穷。新时代湖南省文艺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依旧存在,亟须加快建设新时代湖南文艺人才集群,重振文艺湘军雄风。影视剧创作生产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尤为需要高水平的、覆盖各环节的骨干队伍,需要湖南自生的内核力量。

  主题创作何以百炼成钢?答: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