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工业题材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该剧自登陆央视一套,在国庆节期间开始热播并圆满收官以来,掀起了一波对“老三线”的火热追忆,引起了观众对四川攀枝花这座城市的兴趣和探索。在研讨会上,该剧出品单位相关负责人,《火红年华》主创团队及行业代表、业界专家们共同就该剧的主旨内涵、创作手法、价值意义等进行了研评。
攀枝花是一座因国家“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上世纪60年代,攀枝花是“大三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攀枝花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建立了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特色工业体系。依托钒钛磁铁矿建立的攀钢,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的产钒企业和我国最大的钛原料钛加工企业,特别是攀钢生产的含钒百米钢轨,被广泛应用在京津高铁、青藏铁路等国家重要工程,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助力中国高铁跑出世界速度。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节目综合评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志介绍,《火红年华》收视总到达率为20.134%,在同期剧目中领先;收视成绩优异,排名同期剧目第二;同时段竞争力强,32集中有25集在同时期各类节目收视率中排名第一;同时,在全国16个省区,《火红年华》每集均进入了同时期各类节目的收视率前三。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火红年华》是中国新时代工业题材电视剧的一个标志性作品,它起到了标志性的引领作用、代表了一种方向。在人物塑造上,《火红年华》跳出了“以事带人”写事件而不聚焦于人的工业题材创作窠臼。该剧聚焦于人物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以夏方舟为代表的从“三线建设”当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是“三线建设”的实践孕育出来的当代英雄。该剧创作者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对生活采用了客观的审美观照,它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全面把握、兼容整合去表现所反映的对象。“艺术家在反映生活的时候,应该把生活当成整体来把握,全面地、辩证地、发展地把握生活,而不能够把生活割成各种类型来把握。”仲呈祥表示。
著名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认为,《火红年华》具有纪实性、时代性、戏剧性、典型性四个特点。纪实性是主创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在剧中记录了生活的细节和人物。时代性是剧情不单单是为了写“大三线”人过去所作出的贡献,而是告诉我们当下应该怎样来认识曾经的历史。戏剧性是编剧和导演的驾驭技巧高超,全剧始终保持很强的戏剧张力吸引观众看下去。典型性是剧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根,而根是扎在生活深处的。“人物形象都很突出,能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汪守德说。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海龙指出,这部剧将工业题材的“壳”和人伦之情的“核”相结合,力图把各种亲情、友情和爱情的产生原因都设置为“三线建设”的相关因素,人物交往中的付出、放弃、和解都是为了“钢铁事业成败与否、109冶如何生存发展”这个大局而生。这就体现了一种更为高洁、高尚的青年人的关系,家国情怀、天下胸襟与个人情感产生了共振、产生了张力。
该剧的主创们对这部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清晰的定位,《火红年华》的原著小说作者和编剧革非认为,创作这个题材必须解决怎么看待“大三线”的遗产的问题。“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当时数以千计的铁道兵为中国工业献身,深深震撼着亲身参与到“三线建设”的革非。面对这样一种青春记忆,革非在创作的时候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原则——只向“大三线”烈士致敬,诚恳地写出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那批建设者的工作与奉献,绝不拔高、神化。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这部剧的成功首先在于为“大三线”生活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群血肉丰满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来描写“大三线”建设。夏方舟这个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通过夏方舟,不仅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激情与奉献,而且写出了他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爱情的坚守,这两点在这个人物身上是一致的。
在《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看来,《火红年华》的出现为同类题材电视剧增加了非常亮丽的色彩,其中奋斗精神的呈现非常感人。“在这部电视剧中,‘三线’人克服千难万险的勇敢、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几代人奋斗精神的代际传承,是电视剧极力要表达、宣传的主流价值。关注人才的锻造培养也是这部剧的特色。”李春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