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作家梁鸿说,她的父亲是一个谜,她试图以文学的方式解开这个谜。对我们电影创作者来说,何尝不是在用电影的方式解开自己身上的谜,解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兄弟姐妹甚至我们上一代人身上的谜。” 9月13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首映礼上,导演贾樟柯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验,并与知名作家王蒙、梁晓声、欧阳江河,影片主要人物梁鸿,以及电影评论家戴锦华展开对谈。《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监制赵涛、主要人物段惠芳、脚本作者万佳欢等一众主创,与来自首都文艺界、传媒界的数百位观众一起观影并交流了创作历程与观影感受。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3位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作为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段惠芳一起,重新注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往事”。影片对4位作家成长历程的展现方式各不相同:女儿和村民们追忆马烽先生,回望来时筚路蓝缕,观照当下国泰民安;贾平凹从个人生活出发,讲述的是个人史,也是一部地方史;余华幽默豁达地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如何在时代洪流中逐浪前行;梁鸿则聚焦于家庭内部情感,以真挚的感情、个体生命感受打动了观众……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一支文学交响曲,通过18个章节的动人旋律,展现出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羁绊。
在映前交流环节,电影主创从不同的角度为观众介绍了这部影片,大家一致认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镜头对准作家的生活,挖掘文学背后的故事,对于文学与时代、创作与生活的思考和探讨也细致入微、生动有力,更将镜头对准了千千万万平凡朴素的人民群众——正是他们创造了真实的生活与历史。
映后,贾樟柯与王蒙、梁晓声、梁鸿、欧阳江河、戴锦华展开对谈,阐述了自己的观感,并就“以文学的方式表达民族心事”作为切入点探讨了文学与电影的关系。
王蒙认为,作为记录生活、表现情绪、反映历史的两种媒介,文学和电影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高度融合,以4位作家的时代记忆为情感索引,“牢牢地抓着我的心,走进了我的情感深处”。
“观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是电视台来采访这3位作家,会是怎样的呈现?”梁晓声分享了对文学纪录片这一形式的进一步思索。他猜测,如果用电视台访谈的方式来记录几位作家与故乡、土地的关系,那么可能会倾向于体现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与亲人的关系,以及如何走出农村的过程,“而在电影里,在一部文学纪录片里,即使他们的经历我基本上都有过了解,但仍然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他们的讲述方式和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我。”
作为电影的主要人物之一,梁鸿在电影中动情的讲述深深打动了观众。谈到当时拍摄场景,她说:“第一次见到贾樟柯导演时,他拿了一叠厚厚的资料采访我。我非常惊讶,因为我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为了留存资料的文学访谈。但是当他坐在摄影机后认真地和我聊起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我很受触动,很快就回到了小时候的场景,那些深刻的记忆和感情都涌上了心头,忍不住把埋在心底很多年的话都说了出来。”戴锦华也表示,梁鸿给她的冲击很大,“她在观众面前把自己的心打开了,把心底最痛的体验分享出来,没有任何矫饰。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
在电影的艺术表达层面,欧阳江河认为,真正要说的都藏在影像背后,就像影片中余华说的“小时候听人说海是蓝色的,但我看到的海是黄色的。我就想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他认为虽然主要叙述者是小说家,但电影始终穿插着诗歌,不同职业的人都在朗诵诗歌,“这也是电影的一个重要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