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传入我国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在社会进程中的各个时期,合唱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起到特有的作用。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合唱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普及,各种专业、非专业的合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就有近万支合唱队伍,合唱已渗透到寻常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中,人们乐意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歌声里。也许是基于合唱在社会生活中如此的广泛普及,2013年,央视音乐频道在除夕之夜专门打造了一档以合唱为主的节目——“合唱春晚”。后来对该节目档进行延伸和扩展,在平时也继续打造这档节目,逐步形成了合唱节目品牌——《合唱先锋》。
纵观近10年《合唱先锋》播出的节目,凸显以下几个特点:一、演唱队伍构成广泛。参演团队既有不同类型的专业合唱团,又有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业余合唱团;既有满头银发的老年合唱团,又有天真活泼的童声合唱团,还有像阿卡贝拉等富有个性特点的各种组合。演员的年龄跨度大、社会阶层面广,充分体现了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与大众参与性。二、演唱的作品风格多样化。既有艺术性较强的传统合唱作品,又有时尚流行的原创合唱作品;既有纯粹的混声合唱作品,又有独唱与合唱、器乐与合唱相融合搭配的作品,呈现出节目类型组成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作品的选择与定位更加广泛自由,许多作品的样式与呈现方式,已突破了以往我们对“合唱”概念的界定。同时也许是考虑到观众对歌曲熟悉的原因,每一期都遴选了许多经典老歌来重新改编编配,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效果,让老作品绽放出新的魅力,并逐步成为该节目档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舞台呈现个性化,编导们充分运用电视的手段,通过镜头的处理、灯光的变化、舞台的调度、服装的搭配,使视觉更具冲击力,让作品的思想内涵、情感表达得到立体的诠释,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与吸引力。
客观来说,在音乐厅与电视前观赏一部合唱作品,观众的心态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如何用电视平台的属性优势来展示合唱作品的艺术特性?如何平衡好和把控好二者的分寸感?这些是节目档的导演们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合唱先锋》为合唱艺术搭介了一个新的舞台与平台,充分发挥出电视的特性功能与优势,达到听觉与视觉的互补与统一,使合唱作品的展现更立体、更丰满,内容得到深化与延伸,让观众在视觉的观赏中多方位的体味合唱艺术的魅力。也有专家认为这个节目因过多考虑可看性与大众性,淡化了合唱的艺术性。为此,我个人觉得应该辩证来看,荧屏毕竟不是音乐厅,观众不可能像坐在音乐厅那样专心致志地品味合唱作品所有的细节,去体验一种剧场艺术的氛围,而是要体现和发挥电视的基本特征——即视觉观赏性,通过音画来共同完成一部作品的艺术呈现。当然,从目前内容的质量制作的艺术水准来看,有些节目还有待提高。如何更好地通过电视手段来展现合唱的魅力,如何进一步提高节目制作的艺术质量,是该节目档的编导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当今网络、手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电视的巨大冲击,唯有制作出高质量的、能吸引观众的优秀节目,才有可能赢得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央视的“合唱春晚”与《合唱先锋》同样面临艰巨的挑战,可谓任重而道远。希望该节目档的导演们通过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制作出受广大电视观众和合唱爱好者喜爱的优秀节目,为新时期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真正成为合唱舞台上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