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文联:在山水间扬起桂林文化自信
栏目:视线
作者:肖品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如何深耕桂北大地,用真心用真情潜心创作,深入挖掘桂林本土优秀文化,创作一批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的桂林故事、广西故事、中国故事?日前,广西桂林市文联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展开研讨交流。

  文艺创作扎根本土才有生命力。近年来,桂林市文联积极组织引导文艺工作者深耕本土,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桂林社会发展、有桂林味道的文艺作品。比如桂林青年演员伍思亭凭借桂剧《马前泼水》崔巧凤一角,摘获第三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也是桂林成功摘下的第二朵“梅花”;民族歌剧《刘三姐》、桂剧《破阵曲》入选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规划项目。桂林市文联还充分发挥《南方文学》文艺阵地作用,通过开设桂林本土文化专栏,深入挖掘推广桂林优秀文化,刊发了《桂林文脉》《文化名人呼唤出来的桂林》《碑林存雅体,桂海证雅音》《桂林的地标》等作品。

  桂林是一片红色土地,承载着湘江战役这段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也是文艺创作的“富矿”。近年来,桂林市文联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湘江战役等红色题材。其中,由桂林作家盘文波的长篇小说《失散》、刘玉的长篇纪实文学《征服老山界》、梁安早的长篇儿童文学《红细伢》组成的“湘江红遍”文学三部曲,生动书写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的悲壮历史,入选了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项目。

  “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能传得开、留得住?只有那些根植大地,反映百姓心声,代表民族智慧、民族精神,代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 ”谈到今后的创作,桂林市作家协会主席盘文波表示,桂林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艺家要潜心创作,用精品奉献读者。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才能为人民抒写新时代的精品力作。近年来,桂林市文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决战决胜脱贫攻艰走基层”“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大型主题文艺采风活动。与此同时,倡导桂林市文艺志愿者自觉行动起来,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先后组织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多次,超过10万人次受益,各类主题性展览展演研讨等活动近120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让民族文化的根脉在桂北大地“活起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桂林市文联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开展文艺志愿者“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主题活动,将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湘江战役遗址、边远山村、学校、社区,通过采访采风,创作红色文艺作品,举办展览展演、巡展巡演、研讨展示等活动,全面展示建党百年来桂林取得的伟大成就。

  “近年来,桂林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挖掘、推广民间文化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益尝试,如整理民间歌谣、民间剪纸、山歌培训等,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了传承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传承、收集、推广桂林民间文化,不负总书记厚爱与嘱托,在山水间扬起桂林文化自信。”桂林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苏韶芬说。

  文艺是精神的事业,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桂林市文联注重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育优秀文艺人才。桂林市文学艺术研究室培育了“漓江青年画”美术创作群体,逐渐成长为桂林美术界的中坚力量。2019年,桂林市文联联合中国艺术报社等单位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桂林新文艺群体中国画优秀作品展”,展出了桂林百余位新文艺群体美术工作者的精品力作。这次展览是团结、吸引桂林新文艺群体的重要举措。同时,桂林市文联以“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为载体,在桂北的广大乡村撒播文艺的种子。

  今年,桂林市文联紧紧围绕“艺心向党,共庆百年华诞”这一主题,打造“品读红色文学,传承百年基因”品牌阅读等系列活动。桂林文学院组织实施的“红色文学轻骑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举办红色主题读书会、送文学培训下基层、主题文学创作等形式,深入乡村、社区开展文艺志愿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好评,成功入选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

  大家在会议上表示,新时代广西文艺人要努力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唱响桂林故事、广西故事、中国故事,谱写新时代桂林文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