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曲赞歌
——相声剧《依然美丽》观后
栏目:品味
作者:赵倩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日前,北京剧场上演了由导演李伯男执导的四幕相声剧《依然美丽》,于谦、许娣、邵峰、刘颖、武宾等演员参演。该剧是在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资助下,由北京市曲协创作的“回天”题材项目,讲述了发生在北京回龙观、天通苑(简称“回天”)地区百姓身边的故事:退休孤身老人王守俭为了小孙子上学,把自己位于城里金鱼池的房子让给儿子一家住,自己则搬到回龙观居住。作为回龙观的新居民,面对糟糕的生活环境,他一心只想早日回到有老友、有“老窝”且舒适幸福的金鱼池。然而,在北京市政府“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改造后,王守俭则有了人生“四宝”(家里有老伴,手里有老底,身边有老友,住的是“老窝”),这些无一不让他心生留恋,最终改变主意,决定与众邻居们一起生活在回龙观。

  文艺“永远是时代最敏锐的触觉”,曲艺更是文艺中的轻骑兵,能够快速地将生活中的人和事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上,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该剧以相声剧的喜剧形式,呈现了曲艺人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书写与讴歌。主创团队对“回天”地区进行了3年蹲点式采风,收集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记录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回天”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并呈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演员们则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人物形象塑造,在舞台上再现了“回天”居民的喜怒哀乐,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

  剧中的人物塑造均来源于真人真事的艺术淬炼,人物个性鲜明,且表演成熟老到,让人印象深刻,而他们所带来的巧妙包袱,也让观众沉浸在笑声中不能自持。如于谦饰演的王守俭,快人快语、刀子嘴豆腐心,在围观老友下象棋的过程中,嫌老友走棋水平不行而“热心”帮忙,结果变成自己与自己对弈,“可恨”又着实可笑;由邵峰饰演的热心邻居韩振生,有着很强的“官瘾”,自封为“居委会副主任”,在“工作”中几次将王守俭错叫或错写成“王守脸”,他的人物塑造同样拿捏有度、笑点频出,丝毫没有因其首次参演相声剧而让表演出现瑕疵;李玉梅饰演的邱爱玲,一口唐山口音加上她夸张的表演,时时闪现出她的老师赵丽蓉的表演风格,尤其是她与王守俭的“乌龙”恋爱戏,略带滑稽的表演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艾莉饰演的居委会马主任的原型是回龙观龙泽苑西区伊然主任,她准确生动地塑造出一个一心为人民办实事的泼辣、干练、睿智的基层干部形象……

  虽说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回天”居民生活变迁的“简单”故事,但从创作思路上看,则包含明暗两条线,它们共同构建起故事的发展脉络,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先说“明线”,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该剧主要描写在北京市“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改造下,回龙观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邻里关系、出行、就医、停车、娱乐生活等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而王守俭在3年中也亲眼见证了社区的种种变化,自己的心态和对社区的看法也悄然发生了“逆转” ——从一开始的“不合群”、孤傲,到彻底爱上了回龙观。对于回龙观的变化,他由衷地说:“很多地方都是规划出来的,但‘回天’是按照老百姓的心意改造出来的。”可以说,这句话不仅是王守俭对于回龙观地区生活环境改变后的感叹,更显示了“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在老百姓心中的好口碑,因此也使这句话成为了全剧的戏核所在。

  此外,关于城市建设,王守俭对于新老北京的观念转变也值得一提。他刚刚搬到回龙观时,满嘴都是金鱼池、二环内、城里等代表老北京地域特征、象征自己老北京人身份的话语,带有明显的对回龙观及当地居民的身份偏见。但是,3年过后,随着“回天”地区人民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以及他与邻里关系的变好,他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偏见”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他对“新北京”的诠释:“过去常说四九城里是老北京,现在我明白了,这话得改!金鱼池是北京,回龙观、天通苑也是北京;二环是北京,六环也是北京!北京城可不分新老,就是北京变大了!”不管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都是新时代北京的建设者,都希望北京依然美丽、永远美丽。应该说,这样的转变,让该剧的立意也得以升华。

  再说“暗线”。如果说“老底”“老窝”这些象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意象主要是以“物质”的形式构成该剧的“明线”,那么,该剧的“暗线”则是以“老伴”“老友”等为中心的感情线,它隐喻着老人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等诸要素。这是该剧所彰显出的人文关怀的表征,也是能让台下观众进一步思考的时代话题。王守俭不仅与邻里关系处得好,有了“不打不相识”的更多老友,而且也找到了与自己有共同语言——都喜欢京剧的生活伴侣——冯医生,尽管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但是王守俭依然愿意留下来照顾她,彼此为伴,此情可待、感人至深。这些情感上的变化,也正是他的感慨“我这‘老窝’比哪都舒服。人活着,真幸福”的产生之源。

  显而易见,《依然美丽》的成功上演,以小人物的生活变化折射了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它体现了北京曲协的艺术家们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聚焦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记录时代变迁、回应时代关切、讴歌党和国家的创作实践,同时这也是他们以艺术的形式对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