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才溪》:
毛泽东这次著名的社会调查,
首次在电影中展现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1933年11月下旬的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的社会调查。在此次调查中,毛泽东对才溪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总结,写成《乡苏工作的模范——才溪乡》。毛泽东的才溪乡调查,回答了“在国内革命战争的环境下,根据地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一重要问题,有力地鞭挞了机会主义者对根据地建设的诋毁和攻击,树立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作为首部全景还原“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电影,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福建上杭才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毛泽东在才溪》5月8日起在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1933年,中国革命事业正处于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第三次来到才溪乡(即今天的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进行社会调查的故事,既生动塑造了当年毛泽东深入调查研究、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光辉形象,又热情赞颂了才溪人民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为当前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

  由中国影协指导,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杭县委、上杭县政府主办的《毛泽东在才溪》电影观摩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谷安林、熊华源、仲呈祥、明振江、张宏、许柏林、饶曙光、张思涛、章柏青、江平、李天印、张弛等专家学者与王强、邢占宇等发行方代表,以及《毛泽东在才溪》导演韦廉、编剧林国良、主演王晖等主创代表出席研讨会,共同就影片的艺术特色和创作得失展开了深入讨论。

  韦廉介绍,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毛泽东在才溪》主创团队一致认为,完全照抄文献、照搬展览,这不是艺术,对不起观众,不会有市场;但是抛开历史,胡编乱造,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则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先辈。“我们创作的美学原则是:尊重生活,高于生活;不拘泥于生活,又不脱离生活。”韦廉表示,影片力图塑造一个艺术真实、做人真诚和执着追求真理的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毛泽东形象。毛泽东形象的内心化展现,是本片最重要的追求和特色。“我们着重挖掘、刻画和渲染毛泽东对革命理想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世界,和他亲民、爱民、紧紧依靠人民的感情世界,以及他维护党的团结和声誉的高尚品格和胸怀。”

  中国影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用“热泪、热血、热情”三个关键词总结自己观看影片后的感受。“首先,影片表现了群众路线、军民鱼水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人民群众也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不可能取得胜利;其次,影片展现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价值,‘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中去,调查研究一系列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传家宝;同时,影片彰显了左倾路线的危害性极大,路线走错了,革命必然要付出代价,这值得我们时刻警醒。”

  在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明振江看来,《毛泽东在才溪》以中小成本投资的制作体量,拍摄出了具有史诗感的大格局、大气魄、大境界,堪称一部既有思想深度又具艺术品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他表示, 《毛泽东在才溪》成功刻画了毛泽东的人物形象,这是影片最突出的闪光点。“影片中的毛泽东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执着的革命精神,有英勇斗争的勇气,也有丰富的感情经历,是一个接地气、亲民爱民的领袖形象。”影片中毛泽东的那句台词——“我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个农民”,令明振江印象深刻:“这是动人的艺术语言,是形象的艺术语境,也是感人的画面和情节。”明振江认为,影片注重现代电影语境的创新性表达,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创造了光辉的艺术形象和高品质的艺术精品。

  “《毛泽东在才溪》填补了同类题材的空白,以小切口展现了大事件。”著名导演江平表示,“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不仅表现在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方面,也表现在处于人生低谷时潜下心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方面,这更能彰显出他‘革命理想高于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伟大革命胸怀。”江平认为,《毛泽东在才溪》是一部充满情感和情怀的影片,不仅成功彰显了“保卫土地”的主旨,也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信任。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评价道,《毛泽东在才溪》将毛泽东的精神世界作为镜头聚焦的重点,写出了毛泽东的精神高度,同时也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影片牢牢扎根在历史的土壤上,成功描写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从而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中国影协原秘书长许柏林则认为,《毛泽东在才溪》的艺术特质在于“立精神境界,注红色基因,扬时代风云,创革命伟业”,是一部“因动而动,就理辩理,寻情牵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