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著名琵琶表演艺术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国乐系原主任刘德海先生逝世一周年。为纪念刘德海在演奏艺术、音乐创作、教书育人、理论研究诸方面的杰出贡献,推进中国乐派建设,中国音乐学院日前在京举行“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刘德海音乐艺术周”邀请全国艺术高校和艺术院团的琵琶界同仁、优秀的室内乐团组、民族民间乐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构与音乐人、亲受过刘德海教诲影响的历届校友代表,以及与刘德海携手为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器乐教育教学作出贡献的同仁,联合举办3场不同形式的音乐会和1场学术研讨会。
本次音乐会的曲目设计选取了刘德海不同时期、不同内容形式、影响及流传广泛的经典之作。83位老、中、青、少琵琶演奏者齐聚一堂,共襄琵琶盛事。本次音乐会曲目设计兼具民间乐种及创作作品,不仅重现历史经典,又创时代之新篇,呈现出现代室内乐蓬勃发展的景象。
研讨会还邀请海内外的作曲家、理论家和业界专家,围绕刘德海诸方面的杰出成就与贡献,及其对中国器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深刻思考与多维度实践展开深入研讨。
在研讨会上,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说:“德海有新作构想时经常会征求我的意见,但我大多数时间都在专注地听他讲解,向他请教。德海非常关注民族器乐的改革问题。现在的国乐面太窄:全国各地不同的乐器组合和乐种,大都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德海在中国音乐学院兴起了乐种教育,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推动国乐的室内乐教学。”刘德海推动了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各种实验,如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乐谱计划,一年学习一个乐种,是从概念到行动、从内容到方法的教学改革。“德海去广东调研,在民间音乐家的指导下,学习了独奏重奏合奏的多种曲目和岭南音乐的技法和文化。在学校演出后,受到热烈欢迎。德海让民间乐种走出去又请进来,拓展了学校的教育功能。”樊祖荫说。刘德海还在1998年推动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民族乐团改革,为附中民族乐团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梁茂春认为,刘德海的创作分为3个阶段,从1960年《马兰花开》开始至2020年正好一个甲子。每20年刘德海的创作就有一次重大变化:1960年至1980年为早期, 1980年至2000年为中期,2000年至2020年为晚期,构成了刘德海创作连续和回归的历史循环。梁茂春说:“刘德海晚期有37首原创作品和改编作品,以原创为主。其一生创作作品103首。刘德海注重在创作中回归传统。青年时的他是对传统的叛逆者,步入老年后是传统的守护者。晚年的刘德海像顽童一样,早期作品中的童心种子,在刘德海晚年的琵琶作品中发芽壮大,如《平安之夜》使用圣咏的主调,非常有勇气。2017年12月23日,我去拜访刘德海,刘德海弹完《螳螂姑娘的舞步》后说:‘我就是螳螂’。到了晚年,刘德海的作品回归江南文化,回归故乡,他对故乡充满情感,其作品充满了江南琵琶的风格。刘德海还向往丝绸之路,其作品也贴近过新疆音乐。他能弹复调、弹和声,反正弹,在琵琶上弹出丰富的和声效果,非常有创造力。刘德海晚年的作品回归人间大爱,充满了对母亲、儿童、自然、动物、历史、古人和祖国的爱,以博爱精神为审美核心,集中表现了人的生命和人的情怀,以情感本体为终极关怀。”梁茂春认为,刘德海的学生有责任把他晚期的作品付诸影像,他的乐谱还没有出版,有些作品只给朋友们弹过。因此,建议中国音乐学院举办刘德海晚期琵琶专场音乐会,出版刘德海琵琶作曲全集,在琵琶比赛中推广刘德海的作品。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萧梅说:“当代民族器乐的转型,以表演为主轴。流动的表演可以不断诠释音乐,学生不仅要学曲目,而且要研究音乐变化无穷的玩法。民间音乐的诗学尚未被充分认知,表演者能否创作自己的作品,取决于上手演奏、对表演语言的把握、对演奏实践和指法系统的把握,刘德海是其中的典范。他的每次演示都在经典的活化中形成个人风格、流派风格、地方风格。不同语境中的个体决定了对音乐的选择,打破西方现代性话语的霸权,建构了自己现代性的表述方式。开发手指潜能,借鉴不同地域弹拨类手法,让音乐技法与音乐表现得平衡,得以系统性地更新。刘德海的艺术特点在于转译的能力,追求人本、乐本、情本。”
刘德海晚年喜欢哲学上的思考或人生的领悟。琵琶、戏曲理论家庄永平说:“刘德海的指能量练习曲对于学琵琶的人有实际帮助作用。民乐姿势的动作讲究自然,现在表演中存在的夸张过火的举动很不正常。”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杨靖为了这次演出和研讨会集中拜读了刘德海的文稿《琴海游思》,深入学习了刘德海对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在多元传承语境中的传承研究。她表示,刘德海的作品体现了文化寻根意识的觉醒,他在民族音乐教育与民间音乐的创作中,礼失而求诸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