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铸魂作用。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只有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个人的文化情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带头作用应得到更多鼓励。政府要制定好规划和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因此,要立足地方特色,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门类传统文化艺术在乡村活跃起来,能够帮助乡村确定能形成产业的门类,达到既传承优秀文化艺术,又带动一批人就业的目的,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的。
应加大乡村文化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制定乡村文化扶植项目,在文化产品开发、传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设立专项,通过审核的方案可以进入实践阶段,由政府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以及资金支持。
在很多地区实施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城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包干扶贫某一乡村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议将城市文化场馆和乡村文化站点“结对子”,利用文化场馆的整体优势,让文化在乡村“走进去”。
要重视乡村文化有心人,他们深植于乡村厚土,懂得农民的喜乐哀愁,更明晰乡村文化的传播之道。更重要的是,这些乡土文化人都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觉使命感。为能让文化“留下来”,给这些人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进而引领和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建议参照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方式,在乡村中培养“文化辅导员”,带动乡村文化艺术生活的活跃与发展,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进而使乡村文化在振兴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文化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乡村文化建设成果,可建立数字展览馆,将地区文化特色通过矩阵全景、虚拟游览等方式展出,增强观赏效果,扩大乡村知名度。也要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对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等进行宣传,增强人们的关注度。还可以建立自媒体公众号,发布活动内容,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卢永琇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美术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