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流芳》剧照
10月17日、 18日,由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出品,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演出的脱贫攻坚题材舞剧《流芳》在云南省大剧院首演,该剧以绿春县拉祜寨脱贫故事为蓝本,以驻村队员刘亭亭为主线,讲述了驻村扶贫队员到拉祜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后,村民们从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信任、认可驻村队员,并在驻村队员的带领下革除陋习、发展产业,实现整村整族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该剧通过“关注” “初心”“困境”“圆梦”“流芳”等多个章节,展现红河州精准脱贫工作的时代之美、大爱之美、信仰之美和人性之美。
《流芳》紧扣我国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大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入手,首次将拉祜族(苦聪人)的故事以舞剧形式搬上舞台,选取红河州脱贫攻坚战线一线干部群众的典型事迹,将党的年轻干部实现家国理想和拉祜族(苦聪人)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干部群众共同为实现美好“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脱贫攻坚故事再现于舞台之上。 《流芳》在创作上显现出以下鲜明的艺术特点:
一是恪守美学高度和思想深度。以拉祜族苦聪寨子脱贫攻坚真实事迹为原型,通过高度提炼、概括人物和事件,将历史真实聚焦于刘亭亭这一个体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上,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深入描摹共产党扶贫干部与苦聪群众在脱贫致富过程中产生的朴实无华却又真挚感人的情感,塑造出具有真善美品质的人物,有力彰显家国大爱之美、信仰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是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交织。剧中充分运用、展现拉祜族(苦聪人)这一“直过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衣着打扮、民风民俗,以及极具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场景和元素构成了该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赋予作品独具魅力的本土特征和文化质地。
三是创造性的舞台艺术语言表达。除了独具特色的苦聪舞蹈语汇外,在编导手法上,该剧试图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手法,打破僵化的时空概念,回归舞蹈本质,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抒情和内心刻画功能,虚实相融地展现时空对话,探索更具艺术性、创新性的舞台艺术语言表达。
导演张珅表示,为了打破对传统现实题材舞剧的刻板印象、使整个作品更加真实饱满,创作团队在挖掘拉祜族(苦聪人)性格特点上耗费了很多心力,《流芳》中很多舞蹈动作都是由这些性格特质演化而来。 《流芳》采用倒叙、插叙的叙事手法,舞台的空间转换也随之丰富起来。 《流芳》的系列艺术特质使剧目的表达回归剧目本身,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部好看的、能触动人的、让观众有所启发的舞台“大餐” 。
“从未约定却是初心” ,这是红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舞剧《流芳》的初心,也是该剧命题的破题之处。 《流芳》不仅是在脱贫攻坚题材文艺创作形式上有所突破,更像拉祜族(苦聪人)古树茶源远流长的幽香,带着时代的芬芳和人性的光辉流芳。